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阿卜极:空灵之美(组图)

《谈天》62cm×112cm油彩、画布2009年

《在道上》140cm×400cm油彩、画布2007年

《采莲光华》(局部)油彩、画布

阿卜极(詹献坤)出生于台湾云林农家,少年喜好写生,也许是出于环境的影响和天性的原因,对大自然的体验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基点。阿卜极作品的基调淡泊到近乎透明。缤纷多元的绘画技法,在创作中只是为了彰显那虚寂灵动的气流场域,那些光影、空间、色彩与线条等元素都是配角。迥异于台湾诸多着重社会性批判的创作,阿卜极作品的空灵,精神性表现特质,成了岛屿南方的孤光。

他恬静淡泊地活在微风之中,虽然没有狂风疾骤,亦无澎湃汹涌,但是他并未完全凝寂不动,在其周遭,始终围绕着飘移变迁不定的丝絮浮尘,不管他本人或是他的作品,也始终旋绕着若有似无的气流漩涡,这点的确是人品作品,非常具有一致性。

在阿卜极作品中的诸多元素之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笔触:一种源自东方狂草艺术的神秘线条。追根究底后你会发现,这种笔触其实是长期呼吸吐纳的结果,与鼓祭、太极、舞剑、经行、参禅、符箓书写等都十分类似。阿卜极显然很早就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却在创作上较晚的时候才运用到作品中。关于这一点,似乎只能说他很谨慎,像孵蛋般耐心等到一切因缘条件都成熟之后才动笔。

艺术创作如果是要呈现日常的思考心得,那么平时所见之物则会因为各人体会不同,而在作品中呈现为面貌互异的个体,甚至在画面里制造某种缄默的低调,并有意使画面形迹近于隐晦。于是,观众所见到的作品如果不以色彩、笔触、构图来作为引导,单看那些不知何名何物的图像,这时作品的意义可能仅仅只有作者明白。

艺术与自然形象的距离,这也是艺术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问题,阿卜极自称作品内蕴的精神与否,并不在于有形和无形之争,因为具象元素仍可因为内心情感的抒发、主观叙述,藉以具体化内在感觉的过程。重要的是,作品内是否具备如同创作者所秉持的精神意念。

平心而论,阿卜极只是一个诚实坦然发现自己正在行脚之中的小人物:毕竟他只是一位处在如此中间世界的平凡人,虽然企图努力精进,但又不疾不徐,既不奔跑,亦不停滞,而是尝试在中间散步,一步一脚印地走出一条神秘的曲折小径:一条属于他今生错综复杂的因生缘会的“中道”;如果以佛学的观点,阿卜极其实很天真,像极了一位行脚参访的云水僧,只不过他是用足迹去读遍大地的经藏,皓首穷经式的“理解”,始终都不是他的目的。因此欣赏他的作品,你要清楚必定存在一些不可理解、无法诠释的符码,对观赏者而言,要一边缓步游走,一边静默玩味才行,就像你家附近的小溪,要沿溪溯行,载浮载沉,任意流连,你将会洞察到所有目标都是虚假的,了解到欲望将无法引导你到任何地方,如此才能领略本地风光。商报记者周晓

阿卜极(詹献坤)

现任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动画与游戏设计系专任助理教授,曾任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实践大学兼任讲师,上云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系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委员,各县市美展评审委员。

个展11次、联展近百次,出版画册六集。个人曾获第三届廖继春油画创作奖、高雄奖、文建会创作奖助、高雄市立美术馆创作论坛得主、高雄市文艺奖。作品获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历史博物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艺术基金会、画廊等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