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李耀林:不生活在自我艺术的小天井中

《香格里拉之晨》

“耀林的艺术实践涉猎很广。他同时画油画、中国水墨画,他写书法、写文章,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他对中国画的笔墨和审美精神,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观念、造型规律和形式美感,都有扎实的研究。这为他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更深入地创作绘画,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王明明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画院院长

在20多年的水墨画、油画创作中,李耀林以风景和中国古典民居建筑为主题,创作了大量关注都市环境、关注都市人生活、关注当代人心灵的油画和水墨画作品。

在创作之余,他还参与策划组织了多项大型书画活动,特别是以北京的郊区为创作题材的活动,为期10年的大型展览《北京意象》、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举办的大型展览《回望中国》,李耀林作为主策划人之一,付出了很大心血,展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绘画艺术应该广采博收

受母亲和哥哥的影响,李耀林5岁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学画。到了高中毕业,他如愿考取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的是环境艺术专业。

“学习期间,在美术思想和画风方面,我受吴冠中先生的影响最大,画中国画的同时,还要研究油画,因为审美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材料和语言不同。”李耀林的作品并非“国学派”风格,也非“西洋派”风格,但是,从中既可看到他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影子,也能看到在技法方面,他对西方绘画艺术中关于透视、色彩、体积造型的应用。他说:“绘画艺术不应是学了西洋的就抛弃了传统的。应该广采博收,而不是知道了新的放弃了旧的,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是真正的中西结合。”

安静积极唯美的绘画风格

当谈到他的“个人风格”时,李耀林说:“个人风格的形成是自我创造语言的提炼。这是自然演变的过程。学到了,观察到了,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表达出来,个人风格就形成了,而不是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李耀林的创作风格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关于“艺术思想”,也就是形而上的部分。“当代画家应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环境、当代人的生活状态。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我想通过艺术让人静下来,慢下来。再有,就是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富有更多的审美含量。在如今工业化的时代,无论是建筑还是美术,艺术的审美含量都在降低,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缺乏有质量的审美。这将导致精神理想世界的空虚。我在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传达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感觉和带有理想空间的艺术。毕竟,绘画不是走向风格化的极端,而是给人以美的滋养。”

第二个层面就是形而下的部分,即创作的手段、技法和语言。李耀林受的是现代美术教育,学画的过程也是以西方造型为基础的,称不上是纯粹的“国学派”。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特别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耀林对中国传统文化日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创作中更多地融入了这一部分。

他认为:“体积造型、光影、透视等技法是西方绘画艺术的精髓。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抓住这些技法,不放弃对它们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渗入中国画的笔墨,使其成为表现对象的主体。中国的笔墨什么都能画,关键是如何运用。我所追求的是继承旧的,拓展新的。”

对绘画艺术从不偏心和偏食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的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耀林除了研究国画和油画外,还在钻研“综合绘画艺术”。

综合绘画艺术,即用各种材料不择手段形成绘画,可以是宣纸、画布、木板,也可以用油彩、水粉、丙烯等,一切以将作品更好地表现出来为目的。这是中国画和油画的结合,同时也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和升华。目前,很多艺术院校都设置了这一学科和专业。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李耀林学的是环境艺术。这是一门很宽泛的专业,因此从一开始,他在思想意识上就没有受到绘画材料的限制,更没有国画和油画不能融合的限定。

“人的情感和思想越来越丰富,在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顺畅的时代中,审美经验也越来越融合。我们不可能总沿着古人的技术一成不变地走下去,肯定要有新方法的诞生。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李耀林说:“我对绘画艺术从不偏心和偏食,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综合绘画,哪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作品,就用哪种。”对于这3种绘画形式,李耀林也是同等的热爱。

(记者蔡然)

记者手记

这次再见到耀林老师,是在他位于北京新闻大厦的北京晚报办公室。比起三年半前的第一次见面,他笑称自己胖了。可在我看来,除了胖了一点,没有任何变化。依然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即使是初次与他见面的人,也会由于他的亲合力而迅速克服陌生感,进而愉快顺畅的交谈。

耀林老师热爱古典音乐,无论是东方的还是欧洲的,这种热爱近乎于痴迷。他专注地学习、研究、欣赏、品味,如同对待绘画般用心。在他眼里,音乐作品同绘画作品一样,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动听的旋律让人细细地回味,而唯美的画面能让人宁静地享受。

他是个理性的艺术家,这与他在媒体工作有关。在北京晚报美术部工作二十余年,站在一个公正理性的媒体平台,能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耀林老师还从事着大量的文字工作。写作不同于绘画,必须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主题性和框架性,还要保持清晰和相对客观的立场。

如果说绘画是感性的,那么写作则是理性的。李耀林,恰恰是一位用理性思想从事感性绘画的艺术家。看着他那幅《香格里拉之晨》,我理解了他所说的“不生活在自我艺术的小天井中”的胸襟。抱着这样的胸襟所创作的作品,是那种虽然没有太多的修饰,却给人一种现代成分与自然元素浑然一体的感觉,用的是原本传统的笔墨,表现的却是当下时代的印记。

最爱这幅作品,与大家分享。

李耀林

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2008年在北京、上海举办了“洗礼都市心灵”的个人油画和水墨画展;2011年,作品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中国书画展”,同时赴意大利罗马、米兰、威尼斯举办“故园寻梦”绘画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