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钝丁的绘画风格是如何的?文人画家钝丁介绍

“我领会了文人画的义理后,深深感到文人画不仅仅是画,是修持之门。”在《皈依——中国传统文人画美学理念的生命与自然》一文中,画家钝丁老先生提出,文人画的境界不是修功夫,而是以儒、释、道三教哲学修身。

据悉,钝丁退休之后一直云游各地。很多人评价他犹如孤鹤,因为他清苦、执着、寂寞,但其实他是快乐、富足的。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生活的方式去体味艺术,追求艺术。自今年6月中旬开始,“徜徉古道·钝丁传统文人画作品巡回展”陆续在广东省内各大城市举行,为我们带来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人文艺术——传统文人画。

人物简介

钝丁,名臧鹤龄,又名臧钦。1943年生,祖籍河北易水,世居天津。少从“湖社”李鹤筹(枕湖)先生学习恽南田、新罗山人画法;从梁崎(漱湖)先生学习八大山人、石涛画法。其书法受教于天津龚望先生,研习两汉碑版,楷书宗李北海、赵孟頫,兼蓄诸家名帖精华,款识浑成清人风致。文章从学于纪端甫先生,攻诗、词、曲、赋。其五十岁后南游,已著有《三页书屋题画诗抄》,《三页书屋题画诗文稿》,《鬼使笔记-(存道者)》等。

钝丁文人画《花鸟》

钝丁文人画《山水》

艺术经历

数十载翰墨夙缘南下游学终感悟

“我终嫌书画能事是一雕虫小技,投笔而浮沉商海。数十年过去了,却抛不掉翰墨夙缘的情结,赋闲无事聊以书画稍遣寂寞,操之咸有似曾相识之感,冥悟如深。不由心下情疑,日日耽思,遂择幽而居,夜夜读经,发心求智,以证菩提。如是六年研几笔墨之赜,究深渊源本然,豁然开朗。”钝丁自述:“五十岁后退归林下,南下珠三角鬻文卖画、浪迹生涯,其时依然一头雾水,不知自己诗、书、画的修为和使命,由于朋友的发现、建议,使我认真自省,从新认识自己。”自从1997年退休后,钝丁一直云游在珠三角,在深圳、东莞、佛山、广州,每个城市居住一两年,以生活的方式去体味各地的人文情怀,追求“天人合一”艺术内涵,并最终悟出:“文人画不是修功夫,而是儒释道哲学修身。”

据了解,钝丁少儿时期是半自闭性格,不爱说话,偏爱读诗词,文字辞章的美早早地敲醒了幼小的心灵,十几岁便能作诗填词,韵律亦不学自通。与此同时,其对书画之美的感觉亦如是,调色如操旧业。十九岁时,被湖社李鹤筹(枕湖)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由此注定了他的“翰墨人生”。

[page]

艺术修为

儒释道修身追随美学生命与自然

“我领会了文人画的义理后,深深感到文人画不仅仅是画,是修持之门。”生活的感悟,给钝丁带来了无限的感慨,无限的安慰,他特意作了一首诗:“一叶孤舟苦海行,空中无日不花红,心回发现灵山座,难怪三门叫不应”,以此表达多年来被外相所执着,智慧受到蒙蔽,不能觉悟,回头才知道要心性清净,才能认知其中三昧的觉醒。

为什么要上升到“修持”呢?钝丁这样说:“因为大自然中存在着张怀所提到的‘性’和‘机’。‘性’就是禅教所说的人的本体、本然,正如义玄禅师在《临济录》中有诗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机’则是要动还未动,未动将要动时那一刹那的隐情、征兆。人要认知大自然中的微妙,把握它。所以,按照禅理修持便是一个捷径。”

如何修持?钝丁则认为,以自己平常人的生活去体验就是最好的方式:“身能随遇而安,心不缘外境,闲窗临池,静夜读书,为的是一个净心,面对花花世界的无情说法,洞烛其间,心怀恬愉,让真性常在,长养它、延续它。”

链接

近期在广东举办的钝丁书画展

●水墨村第八回展《对话——莽园与钝丁的文人画》于7月20日~29日在广州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五楼水墨村艺术空间举行。

●“徜徉古道·钝丁传统文人画作品巡回展(江门)”于7月23日~8月3日在江门市蓬江区怡康华庭会所举行。

●水墨村第九回展《第二届水墨村村民大展》将于7月31日~8月10日在广州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五楼水墨村艺术空间举行,展出郭莽园、许固令、钝丁、陈永锵、王秋奇、许裕长、李卓彬、李伟铭、陈炳嘉、方土(以年龄为序)等10位书画艺术家的作品。

[page]

画家感悟

信心清净,才能达到“人画合一”

我常常冥思苦想,求索典籍,不断体证这个修持“天人合一”的道理——信心清净。“天人合一”是人的行为要和大自然的规律和谐,人心才能和天地沟通,从而得到真知、真相。

宋·张怀的《山水纯·后序》里就有这样一段话:“而人为万物最灵者也,故人之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何哉?盖天性之机也。性者天所赋之体,机者至神之用,机之一发,万变生焉。惟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挥一毫,显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故昧于理者,心为绪使,性为物迁,汩于尘坌,扰于利役,徒为笔墨之所使耳,安足以语天地之真哉”!

如是,这确实不仅仅是理解的问题,而是知与行的问题,是要按照道理修身、体验、求证,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人画合一”。我们的先人在论及书画的人品、理意、神韵、境界时无不强调这一修养,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以说明“精义入神,穷神知化”的修持的重要性。

——摘自钝丁《皈依——中国传统文人画美学理念的生命与自然》

记者观察

收藏传统文人画先要提高鉴别能力

近年来,收藏界认识到,传统文人画的修养积淀颇深,相对价值高,具投资价值。因而,就有不少商业画家打出传统文人画的招牌,吸引买家。收藏家不明就里,容易上当。余认为,识别中国画的优劣需要经过培训,识别书法的优劣需要体验。所以,不能随兴趣、好恶投资传统文人画,否则贻笑大方。

传统文人画是文学性的、哲学性的,传统文人画也是历史性的,它不单纯是画的意义。传统文人画以文、史、哲的修养为积淀,以书法为主体、以书法演画法,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人文艺术。传统文人画重笔墨不重形似,重内涵素养的流露和韵致,不重视觉效果。所以,有别于一般定义的中国画。

传统文人画作者,应该具备传统文人的素养和情操,特别是思想、信仰,不仅能诗、词、歌、赋、曲,尤要精到。此外,要具备悠游化境的书法,流溢雅骨,要有文人余事的儒雅超逸、倜傥风流的画风。(记者徐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