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种:东路梆子
东路梆子,又叫“章丘梆子”,群众称它为“山东沤”。章丘,过去是南北贸易、商贸往来的重镇。由于商业的繁荣发达,当地的戏曲艺术也蔚为大观。目前流行的东路梆子,为秦腔系统的分支,是经过山西、河北等省而流传到山东境内章丘、惠民等地的,至少有一百八十八年前,就已经在当地流行了。这种梆子声腔,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昆曲及其他曲调(如[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相结合,形成了“章丘梆子”??“东路梆子”。相对地,称河北梆子为“西路梆子”,称秦腔为“老西路梆子”。
因此,它的组成部分除去梆子腔以外,还保留了一部分其他声腔的剧目及曲调,如:用昆腔演唱的《掷戟》(《连环记》)、《坠马》(《绣襦记》)、《封相》;用扬州乱弹演唱的《打桃园》、《火焰洞》等;用梆子调演唱的《马二头送崇》;用柳子调演唱的《刘吉蛤观灯》用罗罗腔演唱的《打灶王》;以及唱娃娃腔、高拨子、皮黄的剧目,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东路梆子的流行地区,以章丘、惠民为中心,东到昌潍地区西部的益都、寿光;西到历城、济南,以及德州等地区东部的滨县、沾化、乐陵;往北到过河北省的盐山、沧州、天津;向南到过泰安、兖州、济宁等地。
东路梆子的传统剧目,据调查出有155出,其中唱梆子腔的有120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梆子剧目中的《庆顶珠》(《打渔杀家》)、《打侄上坟》、《锁云囊》、《翠花宫》等剧,与山陕梆子及河北梆子接近。
在表演方面,老艺人们很讲究手、眼、身、法、步,一丝不苟。他们经常勤学苦练,对水袖、台步、甩发等功夫,掌握熟练,运用自如。而且还有不少绝技。当年著名须生演唱郭连孝,在《反徐州》中扮演徐达决意造反时,颈部猛一使劲,将乌纱帽向后上方甩出,正好落到检场人的手中。演《打棍出箱》的范仲禹时,能将一只鞋向上踢起,恰巧落在头戴的方巾上。这些表演,都很能烘托剧情,表达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其他如《坐楼杀惜》中宋江的踢带,《打侄上坟》中陈在官的甩发、蹲坐等,也都相当精彩。
梆子腔板分式为[慢一板]、[二板]、[三板]、[三七板]、[尖板]、[么二三]、[哭迷子]、[滑溜腔]、[掇腔]、[麻古拉油腔]、[倒推船]等。基本唱腔为[慢一板],艺人们又称为“本地乱弹”,但系用弦索伴唱的板腔形式,与和横笛伴唱的扬州乱弹的风格迥然不同,就是一种土梆子形式,为了有别于“雅部”的昆腔,所以参照了清初对一般地方戏曲的泛称??乱弹,而自称为“本地乱弹”。
东路梆子的唱法,以本嗓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沤”字的尾音。“山东沤”之称,就由此而来。腔调高亢激昂,抑扬动听。乐器以大胡琴、月琴为主。大胡琴与山东梆子、平调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枣梆子的锯琴等基本相似,杆粗短,椿木为筒,六楞,用梧桐板覆蒙,6?3定弦,里外弦全用老弦。后来,陆续增添二胡、三弦、笙等乐器伴奏。唱扬州乱弹、柳子、罗罗时,分别用笛、唢呐伴奏。
清代末年,是东路梆子的极盛时期,当时著名演员层出不穷。较为突出的有:郭连孝(须生,章丘人)、咬断弦(本名韩振铎,著名旦角)、同聚、朱长清、王洪声、二红、小路子等人。郭连孝是东路梆子的杰出人才,他不仅身怀甩纱帽、踢鞋等绝技,而且嗓音宏亮,唱做俱佳。他经常演出的《辕门斩子》、《反徐州》、《打棍出箱》、《高平关》等剧,人物性格鲜明,唱腔动用,深受观众欢迎。他曾长期在济南的南冈子文举茶社等处演唱。
东路梆子曾与河北梆子、皮黄、吕剧、五音戏同台演出,组成“三合班”或“五六合班”。五音戏的名演员鲜樱桃(邓洪山)、明鸿钧等,法时还不足20岁,他们都学会了东路梆子,并能登台串演。东路梆子对五音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解放前夕,东路梆子一度濒于绝灭。五十年代初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这个古老剧种得到扶持和抢救。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东路梆子已经没有职业班社,仅惠民地区尚有两个半职业剧团,由刘长庚、左兴明、左兴亮、房凤亭、孟绍轩等参加演出了《打侄上坟》、《拣柴》等剧。刘长庚获得奖励。不久惠民县组成了东胜(东路梆子)剧团,上演了一部分剧目,并招收了一批学员,进行培养。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会演时,他们参加演出了《白虎帐》(辕子斩子),刘长庚饰杨延昭,获得演员二等奖并由五音戏著名演员鲜樱桃配演穆桂英,搭配整齐,演出效果很好。
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破坏下,东路梆子剧团被迫解散,老艺人相继去世,剧种再度陷入濒将绝灭的边缘。粉碎了“四人帮”,东路梆子这株艺苑古树,才又重新发枝。
- 上一篇:京剧谚语:一响遮百丑
- 下一篇:盖叫天的生平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