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地方剧种:沙河调

沙河调:沙河调是流行性安徽淮北沙河两岸阜阳等地的一个地方剧种,又称淮北梆子。据老艺人讲,沙河调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淮北流行,距今约二百多年的历史。

沙河调最初流行于农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化妆、服装及乐器都很简单。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以后,受到豫剧特别是豫东调的一定影响。因之,曾有人把沙河调认为是豫剧的一个支流。

沙河调的唱腔是在淮北民间曲调的基础上接受豫剧唱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地方色彩浓厚,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十多种。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人物思想感情,予以变化。

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有八百多出。其中某些剧目,虽与兄弟剧种雷同,但在剧情、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少传统剧目,因受封建阶级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禁止,长期不能上演,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而失传。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培养下,沙河调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经过艺术革新,提高了表演水平及演出质量,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