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演奏家薛志清开创《开声十三法》
中国北京京剧院资深京胡演奏家薛志清先生,潜心数十年,研究出在声乐领域里古今中外从未发现的新理论,即“开声十三法”。其核心内容是演唱中“形似音”的运用,掌握这种方法可使在声音上出现问题的歌唱家,在短期内重返舞台,恢复歌唱的青春活力。可使有歌唱条件的学生迅速提高,平步青云,进入歌唱的自由王国。从此解除因发声问题而产生的困惑,走出开声的迷宫,在探索声乐科学这个神秘的领域里,形似音已经达到顶峰。声乐界重大发现序
开声十三法,可使国际声乐论坛得到从来没有的改观。它是声乐论坛新的里程碑,它可使众多从事声乐的人很快走出困境,世界上,那么多的声乐专家,包括那么多非常有名的声乐专家,哪个研究出像开声十三法这样清楚准确的理论?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它的价值有多么大吗?退一步讲,如果开声十三法没有问世,你就是出多少钱也买不到。只有对艺术非常老实,非常尊重的人,才可能有机会得到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反之,就是大风把它刮到你家门口,你也会把它放走,让别人得到。开声十三法的简介:写的非常简单,多数人看了以后,都觉得简单。简单的都使他们看不懂。真正从事声乐研究多年,而且是上了路的人,才能看出此法的重要性。能看出此法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人,为数极少(我指的是国际上,并不限于某一国家)。开声十三法的简介已然写的极其清楚,只不过你看不懂。不是简单,是差距的问题,差距非常遥远。就好比地球人看UFO一样,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开声十三法是苦心,耐心,痴心,灵机,清贫,无奈加偶然,才得到的东西。有一点浮躁的情绪,都得不来它(因为你可能中断研究)。你不知道何时才能摸到它,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遥遥无期,就像人得了莫名其妙的病一样,不知道什麽药能治,也许到死都治不了。以前那么多代搞声乐研究的人,我就不相信他们当中,没一个有痴心的研究者,但都没有成功。我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连钱都数不了,数多了就糊涂了。我这一辈子从小就喜欢艺术,也没有什麽名望,没干过什麽大事。但在研究开声十三法上,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包括身体。能得到它,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对此,我已心满意足了。在此,我郑重声明,我愿意转让我所研究的“开声十三法”的版权。开声十三法声乐艺术是一门科学,凡属科学的东西就必定有它的规律性:
形似音
形似音是根据中国古音韵十三辙推算出来的,它出自唱词的尾音,因为每个字都属于十三道辙,比如:“江阳辙”阳字的尾音是“昂”字,而昂字里还有另一个音的存在,这个音就是形似音,这样唱昂字时,必须同时唱“形似音”,也就是两个音同时唱,而且要以“形似音”为主,声音才会畅通无阻,声音可以推出去,拉回来,运用非常自如。如果昂字里面不加“形似音”,声音不厚立不起来,而且一推声音就会扣死,有气也用不上,声带处在“封闭式”。所以声音绝对不会通,有的演员在演唱时声音总不开,自己也很着急,但不知毛病出自何处不懂得一个声音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存在;有的演员在唱时声音很好,都是已经运用了“形似音”也就是“双声”,但他们是感性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虽然声音很好,但不知是怎么发出来的,反复性很大。最轻者,也是会感到昨天演唱时这个音很好,今天怎么有点不舒服,以此反反复复闹得演员一生当中,对嗓子非常谨慎,恐怕出现什麽毛病,觉得嗓子非常难以对付,严重者已成心病。
“形似音”目前在声乐界里还没有发现
在众多的音乐专家当中,各有各的说法,但是都没有一针见血的说到病根上,学生在接受他们这种既“抽象”又含糊不清的理论时,理解相当慢,有的学生即便是摸到方法,也不一定是教师教的。
“形似音”就不一样了,他很容易被演唱者接受。因为它有具体的东西,它可以指清楚演员在演唱时为什么不行,哪个音不通,哪个音通,为什么不通,应该怎么唱,用字或音把这个音标出来,标的非常细致,这样演员在接受时目标清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唱,以哪个点为主,哪个点为辅,思维清楚也就好练,进度也就明显了。“形似音”在世界上诞生了多少个世纪,现在已无从考证。我本人只是到现在才发现它,能发现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因为到目前还没有谁发现了它的存在。“形似音”已经存在了那麽多年,为什麽文艺史记上没有记载,到现在仍然是个迷。从京剧的唱腔上分析“形似音”太多了,多得离开了它你就无法使你的声音好起来。虽然“形似音”到处都是,但是非常难发现,就在你眼前的东西,而你却视而不见。“形似音”在过去京剧的老唱片里,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有的演员运用的很绝妙,这说明“形似音”在没有京剧以前的什么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由于没有记载至今使后来人对这种东西总认为是个迷,随时捉弄演员,好多演员包括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对它束手无策,听之认之,久而久之就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今天嗓子不在家,老天爷不赏饭”等等。如何把“形似音”唱好呢?“形似音”贯穿整个唱腔当中,它随着字的辙口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一个字,是一种辙口。辙口不一样,“形似音”也不一样。就是同一辙口里,由于字不一样其归音也不一样,有时一个辙口里,就有几种归音。也就是用几种“形似音”来演唱,“形似音”在拖长音时,作用更重要,因为它起着主导作用,使你的嗓子不会发涩,自然就会省力气,声音是松弛的,音色也就更美。怎样识别声音通了没有呢?最主要的要听他唱了“形似音”没有,“形似音”唱通了,声音自然就通了。在练习唱腔时,如果你的声音没通,先别唱字的归音,先把这个字的“形似音”唱通,然后加上字的归音,但一点都不能影响刚才所唱的“形似音”的音量,影响了就是不对。加进字的归音后,声音应该比刚才演唱的“形似音”更响,这才算正确,否则就是没有唱好“形似音”,在加进字的归音时,有的演唱者,觉得字音有点模糊,似是非是的感觉;不象说话时吐字那麽清楚,这就说明你演唱得很对,本来舞台上演唱的字就和日常生活中的字不一样,这就叫做“艺术字”。“形似音”在唱腔当中如何使用在把“形似音”用作唱腔当中音与音之间的“过渡音”,也就是“转折音”时,要灵活掌握,不要死搬硬套,千篇一律,要跟椐你所演唱字头的音量相对称,有时可以打点,有时可以小点,还有时很小,必要时可以把它唱的“若有若无,似是非是”的样子。一句话,就是要根据唱腔的感情变化灵活运用,不要把它看成是僵死的东西。中国以前的一些艺术家当中,就有人把“形似音”运用得不好,造成怪腔怪调,有的后来人还把他说成是一派,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您如果愿意学,认为他好听这也无碍大局,但必须指出这是错误的东西,和流派不能相提并论。不管是哪个流派,没有一家是以怪腔怪调起家的,当然这些流派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两个字“悦耳”。当今通俗歌曲中个别的摇滚歌手的音色,不就是当年威震上海的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再现吗,周信芳和所有老生的味道都不一样,但他确实非常好听。所以说,音色不能单调,这就和树林中的鸟一样,不能都一样,也不可能都一样,这才是大自然。虽然周信芳和别人不一样,但他在唱腔中的“形似音”和“靠音字”的用法,却和别的老生名家一样,他把“形似音”,“靠音字”运用的相当好,只有自己音色和别人不一样,这就形成了--麒派艺术。“形似音”与字的归音是相互制约的在唱字的拖长音时,必须使用“形似音”,它能制约字的归音无法扣死,保证字的归音能强,能弱,运用自如。它可以使演员的境界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形似音”在汉字当中也是一个字,如果在唱词当中出现“形似音”的字时,那它的“形似音”就是本字的归音,也就是“闭声字”。因为,它能使“开声字”不至于跑掉,起着扣着“开声字”的作用。因为“形似音”都是“开声字”,而本字归音是“闭声字”,“形似音”是“开声字”,喉部处于开声状态是松弛的,字音易跑,本字归音喉部处于“关闭式”容易扣死,所以在演唱时,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谁也离不开谁。无论中国的戏曲,歌曲,还是外国歌曲,谁也离不开“靠音字”和“形似音”,如果你把“形似音”真正搞通,就是不懂外语,你也能清楚的辨别出演唱者的声音是否通,不管哪个国家的戏曲或歌曲,都是以声音为主的,他们发出来的声音按中国的十三道辙来套用,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声音按十三道辙清楚,准确的归类,那他的声音好坏也就明显可见了(这仅指“形似音”而言)。“形似音”是汉字归音的“靠音字”与十三道辙是紧密联系的,“靠音字”和“形似音”是没有国界的,虽然国际上语言文字各异,但就发出来的音韵世界上全是一样的,哪国没有阿音,依音等等。“靠音字”和“形似音”是任何一位好的演唱家必须具备的,越是在演唱上达到高峰者,证明他们已经运用了“靠音字”和“形似音”但他们不一定清楚是怎麽回事罢了。因为他们并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靠音字”和“形似音”这两点来讲,“形似音”比“靠音字”就更难于发现,有的“靠音字”在演唱当中,可以着实的唱出来;有的是似是非是的唱出来,在听觉上可以发现较快。而“形似音”就不一样了,它是汉字归音字的“开声字”不能着实的唱出来,一般演唱者是难于发现的,这就是演唱者之迷。有的演唱者虽已到达高峰,但后来一下子又不行了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当成宗旨,所以后来导致急剧滑坡无有“回天之力”,“靠音字”和“形似音”在演唱当中贯穿整个唱腔当中,没有它你的嗓子条件再好,境界再高,也无法使你的嗓音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辈子也登不上高峰;就是登上高峰者,也有掉下来的,再也爬不起来。“形似音”是根据中国古音韵十三道辙来定的,十三道辙基本把所有的字分成十三大类,而个别的辙口里又有小的出入,同属一个辙口,归音就有四种之多。所以“形似音”也要跟着变化,使用一种“形似音”是万万不行的,需要灵活运用。在十三辙的范围里,绝大部分的辙口,也就是归音,都能用汉字来标出它的“形似音”是什麽字。但也有的辙口归音的“形似音”用汉字无法标出来,因为在汉字里没有这种字,只能讲,不能写。中国近代音韵家--赵元任就曾经说过:“反切语”,是说的不是写的,有了附加音的规则,无论遇到要说的字,他的反切就脱口而出。跟韵书反切取易认字,注难认字的用义迥然不同。因此,虽然文字的反切都是有字的,而“反切语”的“反切字”往往就碰到没有字的“反切音”。所以说要想把十三到辙里的所有归音用文字标出来,是决对不行的,只能通过录音来解决。演唱法则声乐界重大发现--开声十三法(续)音也是字,字也是音,不要把两者分开,人类在没有文字以前,就能发出各种声音。文字是人类按声音的不同,人为的造就出来的,这就是为什麽世界上的文字各不一样的原因所在。现有声,后有的字,在唱腔当中,虽然都是有字的,但这和生活当中的字不一样,自要听命于声的管辖。因为所有唱腔都是以声音为主的,因为它是歌唱,要是以字为主,那是“快板书”。这就是为什麽字在唱腔当中表现得没有日常生活当中那麽清楚地原因所在。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各异,但就人类能发出的各种声音而言,一点差异也没有,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连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也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两样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是入辙的,这不仅是人类,动物,还包括雷声,炮声等等,无一不进十三辙。驴子的鸣叫是“江阳辙”,乌鸦的鸣叫是“发花辙”,斑鸠的鸣叫是“姑苏辙”等等,它们的叫声全入辙。所以说,中国古音韵十三辙是世界上通用的,别以为它是以字来分辙的,字只是属于哪种声音而已,换句话讲,字是声音的代表符号。什麽是演唱法则呢?这个法则又遵循什麽呢?这个法则不是由哪位高明的艺术家发明的,而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所造就出来的,有成就的艺术家只是有意或无意的摸到此法,运用得手而已,并没有上升到理性。在这个法则里,有它的“重点字”与“重点音”,它与开声法则同时用,但毫无关联。开声法则遵循的“形似音”是开声,而演唱法则遵循的是另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既严格,又灵活,它能使唱腔“口语化”,能把词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倾倒,歌唱演员在开声法解决以后,能否成为极有成就的“艺术家”全靠此法,而没有别的东西。
什麽叫“重点字”与“重点音”呢?在这个法则里,“重点字”与“重点音”很多,尤其是没有字的“重点音”更多。多的比比皆是,只有能恰到好处的掌握“重点字”与“重点音”的演唱者,无疑都是“好角儿”,就是嗓子条件稍微差一点的演员,由于演唱法则运用得好,依然响当当的排在“好角儿”之列,甚至是艺术家之首,程砚秋,周信芳,杨宝森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说演唱法则是王冠,那麽“重点字”与“重点音”则是王冠上的明珠!因为它在唱腔当中起着“大强调”与“小强调”的作用,在不同的节奏里,轻,重,快,慢,各不一样,不清楚两个“重点”的演唱者,永远也达不到“口语化”的演唱水平。这个法则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有起有伏,是有规律性的,前面这样运用,后面“必然”那样运用,这就和定律一样,不可更改。弄清演唱法则及其规律性,你才有能力在前辈艺术家们的唱腔中,搜索出各种各样的“重点字”与“重点音”,来掌握它,运用它。分析哪几位艺术家运用的最佳,凡事多问几个为什麽,因为在这里面很可能会出现帮你成功的“新思路”。(完)
- 上一篇:荀慧生与吴小霞绝世恋情考评
- 下一篇:“天蟾”突发“白玉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