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一个盲童的京胡情缘

8月17日上午9点,日照广电大厦演播厅内灯火辉煌,日照市首届“蓝天?星海花园”杯少儿器乐大赛正在进行中。“26号选手,牛龙华,他的参赛作品是京胡独奏《迎春》”,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观众给这个小男孩鼓了两次掌。牛龙华戴着一副有些过大的墨镜,在父亲的搀扶下走上了舞台。他是一名盲童。背景音乐响起,刚才那个腼腆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京胡小演员。和着悠扬的背景音乐,京胡声时而低缓,时而激越。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小龙华获得了这次比赛的二等奖,捧着获奖证书,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厄运降临小龙华家住莒县安庄镇黄家河村,父母都是农民。9年前,小龙华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和希望。但就在小龙华出生10个月后,厄运却降临了这个家庭??医生确诊小龙华患有先天性眼部疾患,视力将在四五岁时逐渐失去??也就是说,小龙华将成为一个盲童。诊断结果出来后,全家一度陷入了绝望。四处求医“不治对不起孩子,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孩子的病。”小龙华的父亲牛善吉斩钉截铁地作出了决定。就这样,夫妻俩带着小龙华辗转日照、临沂、潍坊、青岛等数十家大医院,不但花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但等来的结果却是医生们无助的叹息。听说北京的医院有可能治好小龙华的眼睛,夫妻俩又决定到北京试试运气,但拮据的经济状况已经使这个羸弱的家庭再也承担不起,哪怕仅仅是去北京的路费。出现转机转眼间,小龙华已经7岁了。病得治,但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学习的大好时光。经熟人介绍,牛善吉得知日照有所盲校。于是,2004年秋,小龙华举家迁至日照,在日照街道日升社区(即原日照一村)租了两间平房安顿了下来。但是,一个月100元的房租,加上小龙华的学费和全家的日常开销,对于这个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家来说很是困难。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牛善吉买了辆二手三轮车收起了废品;妈妈也利用照顾小龙华年仅两岁的妹妹的间歇,到饭店去当钟点工。才艺显现每天早上7点,父亲骑车20多分钟,把小龙华送到日照市盲校,之后就去收废品。下午4∶30再去接小龙华回家。就这样,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天资聪颖的小龙华没有让父母失望,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被评为“东港区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尤其是对于京胡,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学校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了解了小龙华的家庭状况之后,学校花1500元给小龙华买了一把京胡。有了新京胡,小龙华更是如鱼得水,一有空闲就用功练习。渐渐地,原本生涩的京胡在他手里日渐生动。拜师学艺儿子的进步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有更加专业的辅导老师,儿子的技艺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牛善吉认为是给儿子找个专业辅导老师的时候了。但家里的经济情况再一次让犯了难。正在这个时候,牟乃山出现在父子面前。现在已经闻名全国的京胡天才孔铭,就是牟老师一手调教出来的。考虑到小龙华家里的情况,牟老师只是象征性地收了点学费。就这样,在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龙华的京胡技艺进步很快。牟老师对小龙华要求非常严格,推弓、拉弓,一天下来,手指头都磨出了茧子。刚开始茧子很嫩,一碰到琴弦就是一阵钻心的疼。懂事的小龙华咬牙坚持着,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曾经有一次,小龙华在家里练习时,记不起来牟老师教给自己的曲子,好强的他气得直咬自己的手指头,吓得父亲赶紧给老师打电话方才制止了儿子的过激举动。牟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拼劲非常欣赏。他说,小龙华不但天赋高、领悟力强,而且十分听话和用功。憧憬未来汗水最终没有白流,小龙华的京胡技艺日臻完善。在日前举行的2006第七届“凌云海信”杯全市少儿才智大展赛中获得第一名。对于未来,他父亲牛善吉和老师牟乃山都充满了信心。他们希望能够让小龙华多参加些大赛,以此来锻炼和提高他的京胡技艺。现在,离四年一届的全国残疾人艺术大赛还有两年多的时间,牟老师给自己和小龙华制定的目标是:全力备战2009年全国残疾人艺术大赛。牛善吉也表示,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儿子去北京,治好小龙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