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舞台演出应以节约为本

随着我国观众鉴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也随着我国舞台艺术综合能力的发展,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制作水平较高、舞美技术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制作方式开拓了审美视野、强化了表现手段、提升了艺术层次、烘托了艺术本体,也造就了一批出色的舞美设计家和舞台制作团队,其作用前所未有。但在人们日趋注重制作和舞美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出现了一股奢靡攀比之风,产生了严重的浪费现象。

要提升舞台演出的综合表现力,有时需要提升制作水平;要让作品成为传世的精品,也需要一定的投入作为支撑,比较大的制作和投入确实也为舞台创造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形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力,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是,大制作大投入应该依据艺术作品与舞台表演的具体情况决定,不是任何舞台表演都需要大制作大投入,大制作大投入并非都在上乘,小制作小投入也不乏佳作。不该大的却硬要在那里做大,其结果肯定适得其反,不但有害艺术作品本身,而且还造成了能源、材料的巨大浪费,这种例子在近些年的舞台上并不少见。大制作和大投入首先要考虑艺术价值和产出的价值,如果这也大那也大,一派大气象大景致大耗费,可是艺术价值不高,市场价值也没有,岂不就是大浪费?另外,越是大制作大投入,就越需要管理,没有严格管理,即使作品结果再好,也会出现不必要的损耗。所以说,从体制上解决浪费的问题是关键。

当舞台制作的每项环节都属于团体或者部门时,当这些团体和部门的拨款与操作都属于政府行为时,当作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浪费与否都无人负责时,大小浪费就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这些环节和行为都与承担者的实际利益相关,都有严格的个人问责制度,都具备缜密的社会管理监督系统时,浪费就可以避免,起码可以压缩在最低程度。可见,舞台演出和演出团体的归属问题是浪费现象的一大根源。如何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减少政府对文艺演出和艺术团体的投资,而是将投资转变为补贴的形式,因此也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的文艺团体及其日常运作基本是各自为战,最多也就是相互借调几位明星或者舞美设计家,临时性地从别人那里借来或是买来几件作品和产品,没有统一的把握和调度,其结果,就是人员与器材的积压和重叠,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这种浪费已经不是近几年的问题了,虽然经过多次院团改革,分分合合,但没有任何改变。原因在于,大家只把合分当作解决的途径,而不去做各类资源的重组,只在名义和领导的调整上下功夫,而没有考虑对资源如何加以重新配置。仅以北京一地为例,乐队、舞蹈队、舞美队就相当多,基本是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水准很高的又没几个,各院团库存的服装和器材也多是重复制作、重复堆积,大路货又是多数。假如在北京,甚至在京津石,只有几个乐队和舞蹈队为所有的演出提供服务,只有一两个舞美工场,以设计产品及其拥有的器材、服装为所有的演出提供服务,那就可以节省多少人力、财力、物力,起码服装、道具可以反复使用、物尽其用。当然,这些地方也必须是讲究责任制的地方。

责任制就是节约,资源整合就可以避免浪费。前不久,全总文工团、广播艺术团、煤矿文工团等五大艺术团体以一种“独立联合体”的方式自发组织起来,提出资源共享的方案。也就是说,他们今后的演出,可以互相无偿利用现有的资源,人才招聘也是大家共同进行,充分整合了五大团体的优势力量,如果这一方式能够坚持下去,就可以减少资源重复带来的浪费。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由于定位准确,几年来享誉演出界。他们不去拿奖,也不创作制作超越自己能力的所谓大作,而是专门为各类大型演出提供符合高水准的舞蹈人员资源及其相关的灯光、音响、道具和服装,因此,他们的舞蹈队和舞美工程就占据了北京大型文艺活动的大量份额,一年的日程安排得很满。这些资源整合性的节约,尽管是局部的,或者说仅仅是个开端,但效果明显,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