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京剧的命运

每次去电影院看电影,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自己老了,环顾四周围,正在买票的,或手里拿着票等进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年青人,差不多都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七、八岁之间。也因为目前香港公映的电影,大多是儿童不宜的,所以小孩子极少,孩子的爹妈也不多。电影观众主要是青年。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一般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节目,假如没有青年参加,就很难发展,甚至立足都困难。

所以,一门面向大众的艺术,能否蓬勃和迅速发展,关键之一在於能否争取到青年。

半年前,我曾经写过一文,说及京剧的命运。我是一位十足的戏迷,京剧看了好几十年,虽然因为五音不全,无法粉墨登场;是一个热爱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人,当之无愧。但在越来越明显的事实眼前,我不得不说,京剧的命运绝不乐观。

而不乐观的主要因素,正是京剧失去了青年观众。从大陆到香港到台湾,凡是演京剧的场子,可以作一个统计,到底有多少三十岁以下的观众,又有多少四十五岁以下的观众。

再好的戏,“曲高和寡”,没有观众也没法生存下去。就香港而言,再过十年,当目前这批老观众不能再来捧场时,不知还能上几成座?

就像一个亲人有病,而且是很难痊愈的病。一味希冀他回复当年那样英姿飒爽,是不实际的。积极的办法是对症下药,使其维持下去。

艺术这东西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从清代同治、光绪以来,直至民国初年,京剧正是发展时期,那时听戏可以说是主要的视听娱乐,街头巷尾,“满城争说叫天儿”(京剧最有名的老生演员谭鑫培)。那时,上至官场阔少,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哼两句京戏。青年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没有电影可看。到三、四十年代,已有一部份青年去看电影和话剧了。发展到今天,青年怎么会去看从内容与形式都格格不入的传统京剧呢?

青年是最有时代气息的,而京剧恰恰最缺乏时代气息。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这么大的疆土,这么多的人口,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当然不会少。对於祖国的文化遗产,当代青年要学习、熟悉,毋庸置疑。但其作用也仅在於用来借鉴和由此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如果我们在惊叹一些古文物的精美之余,把它照样投入生产,投放市场,那却是行不通的。因为,这种东西是古董,在今天很难有实用价值。

京剧虽不是文物,但传统剧目从内容到形式也都是古人创造的。多少年来都有所变革和发展,但其本质未变。那些搬演的故事毕竟距离今天的生活太远了。试想,一个现代青年怎么能理解:王宝钏在寒窑住了十八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丈夫归来,还要忍受丈夫的调唆和试探。

至於那根据古人生活而创造出来的程式,今天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明白和接受了。“走边”、“起霸”、“趟马”的午蹈或者还有一定吸引力,但那一句七个字唱足一刻钟的假声唱腔,恐怕就未必像流行曲那么容易普及了。

要想用那套程式表现现代生活,那是徒劳的。用不上而硬用,如用步枪“打出手”,必然闹出笑话;旧的程式不用,另创新的程式,结果是非驴非马;用不上程式,乾脆不用或少用,又变成了“话剧加唱”。

京剧是遗产,应该继承。用录影或录音的方法,把尚存人间的老艺人的表演和唱腔保存下来,是当务之急。这就像发掘文物和保护古建筑一样,使“遗产”不致湮没。要培养一些而不是太多的接班人,把最精华的东西学会、学好。系统地、精炼地在青年人中间介绍这种传统戏曲,就像向他们介绍“西厢记”、“三国演义”一样。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亲眼看到他们祖辈的戏曲是什么样子。

若要使京剧再来一次“革命”,要让它反映现实生活,或者与电影、电视夺观众,成为青年人感兴趣的娱乐,行不行呢?我的看法是: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