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教育有什么发展历史?
1949年以前,元江县中小学教育,基础十分薄弱。一九四八年全县仅有高级小学四所,初级小学十三所,在校学生九百六十多人,大都属汉族子女,居住高山区的哈尼族和彝族的支系山苏、卜拉等少数民族多年来难得有一个识字的人。1949年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普及教育,使全县教育工作有了迅速发展。1950年新建立了初级中学一所,在校学生五十九人,完全小学四所,初级上学十六所,小学在校学生一千六百五十人,哈尼族子女开始有三十八人入学。
哈尼族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哈尼族聚居的学校已开始双语教育。
到一九八二年底,全县小学校发展到三百四十六所,在校学生一万九千九百四十七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二人,占百分之七十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八十四,小学教职工八百五十九人,其中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六百人;民办教职工二百五十九人。少数民族教师五百一十二人,占百分之六十九。初级中学四所,有高中部的完全中学三所(元江中学、元江县民族中学及漫林糖厂办的一所),高校中在校生共二千六百五十七人。农村附设初中班二十一班,在校生一千零七十人。全县高初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为二千一百九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九。高初级中学教职工三百零六人,其中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三十三。
分布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地的哈尼较早接受汉文化教育。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墨江县哈尼族聚居的癸能村水癸大寨创立了小学堂,读书十年以上的哈尼族有23人,其中秀才4人。他们中许多人一生教书,有的还到过县城高等小学任教。水癸初级小学校进行“哈汉双语教学”,即以哈尼话讲解汉文教材的内容,一年级用哈尼话授课,二年级以后逐年增加用汉语讲授的比重。教师常在夜晚察访学生在家温课情况,勉励子弟勤奋读书。寨子里的哈尼人尊师重教,学风日上。
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到县城两等学堂、简易师范或中学读书的哈尼族学生有40余人,其中三人曾分别升入省立中学、师范和讲武学堂。三十至四十年代,哈尼族与汉族杂居的四个村子各办了一所小学。1944―1948年十余名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到墨江中学任教,从事革命活动。老师们自编语文教材,课外指导学生读书看报,利用节假日深入哈尼族村寨进行家访和社会调查。当时在校的哈族学生,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教育得到发展。1956年,墨江县有小学生12917人,其中哈尼族6956人,占53.8%;有中学生757人,其中哈尼族90人,占11.8%。1957年政府帮助哈尼族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哈尼文方案,1958年哈尼文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行。同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开设哈尼语专业班,培养哈尼族的语文专业人才。
1958年在红河自治州哈尼族聚居的绿春创办的绿春县第一中学,有物理、化学、生物实物实验,配有录放像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备。根据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办好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开办简易师范班(1个班,学生50人,哈尼族占70%)、小学教师培训班(2个班,学生100人,哈尼族占80%)、英语培训班(1个班,学生40人,哈尼族占92%);高中增设机电专业班,初中增设民族部。1990年,有20个班,学生1056人(少数民族872人,其中哈尼族699人);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少数民族占56.4%)。至1990年,共毕业初、高中学生3750人,其中231人升入高等院校,哈尼族占52%,600人升入中专,哈尼族占60%。
1978年以来,国家对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河口、屏边等县的10余万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实行全部免费入学,并发给定期和临时补助金,中学生实行食宿包干。在交通不便的边远民族村寨开办了17所寄宿民族中学和300个半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兴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并在师范专科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
1986年,墨江县的中学校从四十年代的1所发展到9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66.5%。八十年代末,哈尼族地区已基本实现县有完中、乡、村有初中、小学。
1988年,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有哈尼族在校在学生188460人,其中研究生1人,大学生353人,中专生1235人,中学生22771人,农职业中学生979人,小学生163110人,成人高校生82人。
现在,哈尼族已有了自己的博士、硕士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