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广东洪兵起义

广东洪兵起义,1854年太平天国时期广东天地会发动的一次反清起义。起义军自称“洪兵”,即洪门造反军之意。因以红旗为标志,亦称“红兵”。洪兵起义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直接影响下爆发的,以广州附近为其中心地区,广东天地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了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洪兵起义。1854年6月26日,陈金江部与佛山的陈开、广州的李文茂、东莞的何六(碌)等洪兵起义军联合攻打广州,最后失败。

历史背景

康乾盛世”之后,清代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在清政府高压之下,民间以宗教形式秘密结社,地火迅速蔓延。在北方有白莲教,在南方是天地会。天地会始发于福建,传至广东及南方各省。在广东,陈开、李文茂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因粤剧艺人的参加赋予戏剧特色。当时天灾人患,鸦片战争。令到广东三江民心思变、特别在广州、佛山、香山及肇庆的相连的地区,加上乡勇及团练之兴起,武装社团林立。

1854年(咸丰四年)夏,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三个广东秘密会社应原为水贼的太平水军将领罗大纲主张,在中国南方发动反清起义,欲攻占广州城,以固太平天国南方门户。三个社团、包括40多县达100万的人士参加。因为他们响应洪秀全,所以自称为洪兵、亦为洪门子弟。这三个社团的首领包括有佛山的陈开,红船子弟李文茂及肇庆的梁培友。

处理方式

1854年(咸丰四年)6月,何禄(六)在东莞石龙圩首举义旗。7月,陈开在佛山举义。全省各地会众遂纷起响应,数月之间攻克府州县城四十余座。起义军的主要参加者为行店工人、农民、下层知识分子、无业游民和兵丁等。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发布讨清檄文、文告,历数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提出建立一个尧舜复出的“公平正直之世”。并推陈开为盟主,以“太平”为号,建元“嗣统”。主要首领还有广州郊区的李文茂、陈显良,三水的陈金釭(金刚),韶州府的葛耀明,惠州府的翟火姑等。但起义军中实际并无统一的指挥和领导。在攻克州县城池后,各地义军设官理民,大都对太平天国表示拥戴,或自称为太平天国一路诸侯,或用太平天国的正朔发布告示,或仿照太平天国的官职和封爵。

1854年8月,起义军开始围攻广州城。两广总督叶名琛等坐困孤城,岌岌可危。英、美、法三国公然干涉,以武器粮米接济清军。12月7日,叶名琛照会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请求英国出兵协同镇压起义军。包令在香港同英军舰队司令以及美、法外交代表会商后,率兵船开进珠江。由于受到中外势力的联合抵抗和自身的弱点,起义军被击败,各大股于年底前撤广州之围,分头转移。未能转移的各地小股于次年先后被镇压。何六、陈金釭等联合粤北义军进入湘南,克郴州等地。1856年初败于湘军,何六牺牲。陈金釭又折回广东,于次年秋克广西怀集,自称“南兴王”,建号“大洪”,据有粤桂交界数州县。1863年(同治二年)因部将郑金叛变,被俘死难。陈显良等转移到清远以北山区,1862年前后失败。葛耀明、翟火姑等进入江西,会合太平军,被称为“粤东花旗”。

起义军的主力在陈开和李文茂率领下,沿西江西上,于1855年夏进入广西。9月27日克浔州府(今桂平),建立政权,国号“大成”,年号“洪德”。并改浔州为“秀京”,以为都城,封王建制,开炉铸钱。陈开称“镇南王”,旋改称“平浔王”,驻秀京。李文茂称“平靖王”,驻柳州。还联络广西各地原已起义的队伍,授以官爵。这个政权保护农民、佃户在战乱中获得的土地,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整肃地方秩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广大群众的政治、经济措施。1858年初达于鼎盛时期,拥有广西、广东、贵州三省九府三十余州县,与粤桂交界的陈金釭大洪政权以及粤北山区的义军辖地相接,跨岭南两广四、五十个州县。

咸丰后期,清政府追踪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先后派蒋益沣、刘长佑、刘坤一等率湘军入桂,同时镇压大成国及广西诸股义军。1859年,李文茂病殁。1861年8月21日,秀京失陷。陈开出走被俘,旋在浔州遇害。大成国余部大都归于贵县人黄鼎凤。1864年5月,黄鼎凤失败,被刘坤一处死,大成国即不复存在。 

历史影响

陈开、李文茂领导的大成军起义,坚持武装斗争十余年,控制了东起肇庆、梧州,西至南宁、隆安,南起北流、岑溪,北抵罗城、三江,西南起灵山,东北至临桂苏桥的广大地区,共占领7府30座州县城池,兵临城下,围攻广东省城广州和广西省城桂林,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震撼了清朝在岭南的统治。在此先后活跃在岭南的,还有陈金釭的大洪军、周春的花旗军、黄诩泰的大同军。广东的洪兵起义,其规模之大和持续时间之久,在当时全国各地反清起义中仅次于太平天国,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有力配合和支援了太平天国革命。但因为互不统属,纪律涣散,内部矛盾重重而终于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