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冯盎归唐

冯盎,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人,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少时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祖辈功勋而任宋康县令。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时,冯盎率军击败叛军,因功授任高州刺史。冯盎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僚人叛乱时,因功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后随隋炀帝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隋亡唐兴之初,冯盎领有番禺、苍梧、朱崖等地,并曾率领数万军队进驻海南岛。有人劝他乘唐朝国力未达岭南,自立为南越王,冯坚不采纳。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岭南20州地归附唐朝。高祖授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管高、罗、春、白、崖、儋、林、振8个州。贞观五年(631年),赴长安朝见太宗。不久罗(今广东省阳江、茂名)、窦(今广东省信宜一带)诸峒叛,奉命率部为先锋前去平叛,一马当先连发七箭伤7人,叛众惊而败走,岭南遂恢复安定。二十年(646年),病逝于高州任上。被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冯盎生平

冯盎(?~646),字玉昆,号佳漳,唐代高州良德(今电白霞洞镇)人,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

少年时就有谋略,英勇善战。隋开皇九年(589年),受荫封为宋康(今广东省阳西县)令。

十年(590),番禺俚帅王仲宣起兵抗隋,岭南各族首领纷纷响应,围攻广州总管韦洮。冼夫人派盎领兵前往救援。不久,盎远见卓识击杀王仲宣部将陈佛智,会合隋军击败王仲宣。冯盎因功封为高州刺史。

仁寿二年(602),潮(今潮阳县西北)、成(今封开县东南贺江中)等五州僚人造反。时盎的祖母已故,他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盎分析得头头是道。杨素很为惊叹,说:“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于是命盎领江岭兵进行讨伐。平乱后,盎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今肃礼县西南)太守(明嘉靖《广东通志》载为漠阳太守)衔职。

大业七年(611),盎随炀帝出征辽东。后升迁左武卫大将军。

义宁二年(618),隋朝灭亡,盎与子智戴逃返岭南,聚集各部落酋长,拥兵马5万,守土防乱。

冯盎归唐

唐武德三年(620),番禺(广州)、新州(新兴)的高法澄、冼宝彻起兵,杀朝廷官吏。盎率兵平定高、冼的叛乱。宝彻侄智臣复聚兵于新州拒战,盎率兵征讨。交战时,盎在阵前,除去甲胄大声说:“你们认识我吗?”智臣的士兵一看冯盎,便纷纷放下武器,袒胸露背,下跪投降,宝彻、智臣等均为盎所擒。从番禺到苍梧(今广西梧州),以至朱崖(今雷州半岛、海南岛一带)等地全部归附于冯盎。盎自称为总管。当时,有人游说冯盎“隋朝已灭亡了,国内外到处很乱,唐朝虽应运而生,但政教还未孚众望,岭南尚未有所归属。你现在已辖有二十州,领地数千里,其地已广于赵佗,还是称南越王吧!”盎牢记其祖母“要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不要搞分裂”的教导,说:“我世居南越,迄已五代。作为岭南边疆大吏的,也只有我一姓,子女钱财我都有了,人生宝贵像我一样的也不多。我常常担忧的,是如何才能无愧于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怎敢擅自称王呢?”由于冯盎治理有方,岭南局势稳定,社会安宁。

武德五年,(622)七月,盎归降高祖。李渊以其所辖之地莉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授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后改越国公。封其子智戴为春州(今阳春)刺史、智戜为东合州(今雷州)刺史。不久,又改封盎为耿国公。

贞观元年(627),有人诬告冯盎反叛,说盎已起兵拒境。太宗昭示右武卫将军蔺暮率领江岭甲兵准备讨伐。魏徵进谏说:“唐朝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举。军队作战很为疲劳,又流行疾病。且朝廷之兵不应与蛮夷作战,就算是打胜了,也不足显示我们的强大;如果打败了,盎有所图谋,却没有真凭实据。不如对盎在动乱之时虽有略州控夷的行动,但现在当地社会已安定。唐太宗于是派遣散骑常侍韦叔谐(《资治通鉴》载为李公淹)前往安抚冯盎。盎即派其子智戴入朝侍帝(实质是以子作人质,表示归降之意)。帝说:“魏徵一席言,胜于十万兵。”五年(631)正月,冯盎上京朝见。太宗宴赐很丰盛。

不久,罗窦(今信宜镇隆)诸洞僚人叛乱,太宗诏盎率二万兵众为各路军先锋进行剿除。僚人数万人据险固守,如果硬攻不知要死伤多少人。于是盎决定智取,他张着弓箭对部下说:“我的箭射尽,胜负便可见晓。”他连发7箭,命中7人。僚人惧怕,纷纷弃械逃走,盎率部众乘机冲杀,僚人千余毙命。僚乱平定后,太宗派智戴归省慰劳,赏赐不可胜数。其时盎有子30人,奴婢万余人。为了使这个庞大的家族有个安定的住所,盎在电白霞洞建立冯家村,休养生息(宋《太平寰宇记》)。

贞观二十年(646),冯盎卒,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