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吕后掌权时期,刘邦的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吕雉,汉高祖刘邦之妻,掌握政权达15年之久。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皇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但朝政大权却是掌握在刘邦的老婆、汉惠帝的生母吕后手中。

  吕后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残酷型的女政治家,特别是对待戚夫人的恶毒,简直是令人发指。

  包括吕后的亲儿子汉惠帝刘盈,也因吕后的残酷被吓得郁郁寡欢而终。

  吕后曾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并特意安排汉惠帝去观赏。

  坦白说,对于吕后来说,她或许还真是一番“好心”,她未必是想吓唬自己的儿子。

  汉惠帝毕竟是吕后独子,吕后接刘邦嘱托,帮助儿子看好江山,她不怎么希望儿子在政治行为上软弱无力。

  因此,吕后让汉惠帝去见识“人彘”,是希望汉惠帝习惯政治斗争的残酷,初衷是想汉惠帝成为一个能狠下心杀人的皇帝

  但显然,汉惠帝接受不了吕后的“好心”,两人的价值观有天壤之别,汉惠帝明确向吕后表态:“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此后,汉惠帝就干脆什么事都不管了:“帝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他无法制止吕后的想法和行为,也不愿意变得跟吕后一样,就只能选择逃避了。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抑郁而终,时年不到24岁。

  而早在汉惠帝继位时开始,吕后因为担心刘邦的儿子们抢夺汉惠帝的皇位,跟自己争夺权柄,就已经陆续开始针对这些高祖子孙下手了。

  下面,就对刘邦的儿子们,在冷酷的吕后掌权时期的人生结局,做个简单的盘点。

  一:吕后亲手干掉了两个,赵王刘如意和赵王刘友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除吕后亲生的嫡长子刘盈外,其余的全是庶子。

  在这七个庶子中,吕后直接干掉了两个,分别是两位赵王,老三赵王刘如意,老六赵王刘友(起先是淮阳王,刘如意死后,他被改封为赵王)。

  杀刘如意,是吕后最先也最想干掉的皇子,因为刘如意是戚夫人的儿子。

  刘如意死于汉惠帝继位的当年,吕后刚刚掌权,就把他召回长安并干掉。

  当时,汉惠帝知道吕后的想法,极力想保住刘如意的性命,但终究没能如愿:“冬,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帝还,赵王已死。”

  刘如意死,吕后再无顾虑,其母戚夫人马上就变成了“人彘”,被折磨致死。

  另一位赵王刘友,却是在吕后死前一年才被干掉。

  刘友其实是吕后的侄女婿,他的原配夫人就是吕氏之女,所以,在吕后掌权的十多年中,刘友一直过得不错。

  但成也吕氏之女,败也吕氏之女,吕后七年(公元181年),刘友跟老婆吕氏起了感情纠纷。

  起因就是刘友宠小妾,忽视了老婆吕氏的感受,结果吕氏一怒之下,跑到吕后面前诬告刘友要谋反。

  本来是简单的家庭纠纷,却被吕氏抬高到为国锄奸的地步,吕后得到吕氏举报后,勃然大怒,马上把刘友抓起来囚禁,还不给饭他吃。

  结果,刘友就因一场感情纠纷,被活活饿死。

  不过,刘友的两个儿子却活了下来,或是因吕氏所出(只能猜测,凡是跟吕氏有血脉关系的,史书中基本上都模糊对待了),或是因年幼,没有被吕后迁怒,并在吕后死后,被陆续封为王。

  刘友的长子刘遂在汉景帝时期,还曾参加“七王之乱”,后兵败自杀。

  二:病死和自杀了三个,齐王刘肥、赵王刘恢、燕王刘建

  吕后直接干掉了两位刘邦的儿子,在她掌权期间,还死了三个,其中病死了两个,自杀一个。

  病死的是老大齐王刘肥和老幺燕王刘建。

  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因为是皇子之长,所以被吕后忌惮,也想着要干掉他。

  但刘肥机灵,愿意用忍辱负重来换取生路。

  在帐下谋臣的建议下,他把自己辖下的一个郡送给了吕后的独女鲁阳公主,并认这个妹妹为母。

  刘肥舍弃部分封地以及自甘降辈分的行为,成功让吕后消除了对他的杀心:“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但刘肥没能熬到看着吕氏完蛋,以清洗自己的耻辱,他在顺利回到封地后没几年,就病死了。

  有人判断,他是因感到屈辱才生病,这种判断应该是比较可信的,毕竟,堂堂开国皇帝的长子,去认妹妹为母,绝对是奇耻大辱。

  刘肥死后,其长子刘襄继承其王国和爵位,并在诸吕之乱时,率先振臂一呼,起兵讨伐吕氏并获得成功,算是为父亲报了仇。

  刘邦家的老幺刘建,因为最年幼,所以,吕后并没有把他视为政治上的威胁,他虽然是病死的,但好歹是在吕后的眼皮子底下获得了善终。

  不过,刘建死后,他唯一的儿子(姬妾)却被吕后派人干掉,刘建因此绝嗣除国。

  刘建死时,都还没有娶妻,我想,是不是因为他生前没有娶吕氏女子为妻,所以吕后迁怒,才干掉了他的儿子。

  因为留下的相关史料太少,只能如此判断,不然的话,吕后去杀一个幼子干什么?

  刘邦家的老五,赵王刘恢(早前是梁王,前两位赵王被吕后干掉了,他改封为赵王,真是个不幸的封号)是自杀,还是殉情自杀。

  刘恢虽然是自杀,不是吕氏所杀,可他的死还是跟吕氏有关。

  刘恢娶的原配老婆是吕后的侄孙女(吕后侄子吕产的女儿),正常情况下,刘恢在吕氏掌权时,也应该是高枕无忧。

  可他同样因为感情纠纷导致了自杀。

  原因是,他喜欢的是某位小老婆,不是原配老婆吕氏,结果,他的老婆吕氏把他心爱的小老婆毒死了。

  这对吕氏来说,算是给刘恢留了面子,要知道,在刘恢之前的那位赵王刘友,可以被自己的老婆诬告谋反,从而被幽禁起来饿死。

  刘恢身边的这位吕氏的行为,只能算是给刘恢一点小警告,接受了,那就一片海阔天空。

  可刘恢受不了啊,在心爱的小老婆被毒死四个月后,感觉人生毫无念想的刘恢,就殉情自杀了。

  吕后因此愤怒:“太后闻之,以为用妇人故自杀,无思奉宗庙礼,废其嗣。”

  汉文帝继位后,倒是给他的这位弟弟平了反,给了追谥,但刘恢无子,最多也就是享受香火祭祀罢了。

  三:吕后掌权时期,全保自身安危的两位皇子,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在吕后掌权时期,能够安然无恙的,最后只剩下两位,分别是老四代王刘恒和老七淮南王刘长。

  刘恒比较特殊,放在后面讲,先说淮南王刘长。

  刘长非吕后亲生,且其娶的原配老婆也不是吕氏之女,但他在吕后掌权时期,却能高枕无忧。

  为什么?因为他是吕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不是生母,胜似生母。

  具体过程是,刘长的生母赵姬是赵王张敖的女人,因偶尔侍奉刘邦怀有身孕,张敖后因犯罪被抓,其家中人,包括赵姬也同被抓进监狱。

  赵姬已怀有刘邦子女的理由,希望狱卒帮她转告刘邦,放自己出去,但刘邦因迁怒张敖,没有理会赵姬。

  于是,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后,一气之下自杀了。

  这时的刘邦才醒悟过来,但儿子的母亲已经没了,怎么办?就把刘长交给了吕后抚养。

  故而,被吕后抚养长大的刘长,视吕后为母,吕后也视其为子,他一点都不受吕后掌权时期的政治变动影响。

  不过,刘长也因此被养成了跋扈的性格,他和他的长子刘安,分别在汉文帝和汉武帝时期参与谋反,一家子都不是甘心老老实实享受富贵的人。

  刘长后来是绝食自杀,刘安也是自杀。

  再来说最后一位,代王刘恒,也就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在吕后掌权时期也是安然无恙,至于原因,我个人倾向于,他是娶了吕氏之女,并努力维系跟吕氏之女的感情。

  这么猜测的理由是,在刘恒的历史记载中,有一个谜团。

  刘恒曾娶了一位原配老婆,并且,感情还算不错,这位原配给他生了四个儿子。

  刘恒可不是普通的藩王,他后来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当了皇帝的人,为他生育了四个儿子的原配老婆,在史书的记载中,却被抹去了姓氏和来历。

  史书中对其的称呼,仅为“代王王后”,从刘恒后来的身份来讲,这是极不正常的记载。

  刘恒能跟这位“代王王后”生下四个儿子,感情自不必说,可刘恒在当上皇帝后,却没有对这位老婆(她在刘恒被群臣拥立为皇帝前,已经死去)有任何追封。

  这就更不正常了,为自己生了四个儿子的女人,刘恒就真吝啬到连一个追封的后位都不愿意给?

  并且,在刘恒登基后没多久,也就二、三个月的时间内,这位“代王王后”生的四个儿子全部病死,并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任何追封,这同样不正常。

  但如果把当时的政治大背景,即全国反吕氏的大环境代入其中,或许就能有一定的解释了。

  如果这位“代王王后”是吕氏之女,而刘恒,以及拥戴他上位的朝臣,却都是因反吕氏得利,并且,一直在消除吕氏的痕迹(如不承认汉惠帝的儿子是他的儿子并干掉)。

  跟吕氏有关的,不是杀死(包括刘恒的四个儿子,我一直认为在那么短时间内,连续病死四个儿子,很不正常),就是从记载中抹除。

  因此,刘恒的这位原配,是吕氏之女的可能性很大,刘恒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她及其子,都只能采取无情的态度。

  并且,也因为这位“代王王后”是吕氏之女,刘恒轻易躲过了吕后掌权期间,对刘邦儿子们的迫害。

  他不但得以安然无恙,并顺利地在“诸吕之乱”后,因没有出头,被陈平周勃等重臣认为可以轻易掌控。

  故而大家抛弃了率先起兵反吕的齐王刘襄,而选择了低调的刘恒继承皇位。

  至于刘恒的那位原配及其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了。

  当然,这只是猜测,因为关于汉文帝刘恒的这位原配老婆及其四个儿子的记载实在太少,他们连姓名都没有在史书中留下。

  可在刘邦的儿子中,排序比较靠前的刘恒,不是因为原配是吕氏之女,他能躲过吕氏迫害的可能性又低之又低。

  具体是什么原因,希望将来能有出土的历史记录来解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