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山海关的历史沿革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古渝关在抚宁县东二十里。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非常险要,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现已发现的明长城的起点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山镇——虎山长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筑渝关关城。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句丽,自临渝还。

五代后梁乾化年间,渝关为契丹所取,薛居正指出:“渝关三面皆海,北连陆。自渝关北至进牛口,旧置八防御兵,募士兵守之,契丹不敢轻入。及晋王李存勖取幽州,使周德威为节度使,德威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刍牧于营、平二州间,大为边患。”

后唐清泰末年,赵德钧镇守卢龙,石敬瑭在太原叛乱,并求援于契丹,耶律德光许之,其母述律后曰:“若卢龙军北向渝关,亟须引还,太原不可救也。”

宋宣和末年,渝关为女真所得。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长城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用二百六十三年时间,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镇守过山海关。李自成吴三桂在此激战。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山海关。

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直、奉军阀大战于石河西岸,1924年秋再战于山海关外的关家坟、威远城、姜女庙一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寇占领山海关。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八路军冀热辽部队配合苏联红军攻占并解放了山海关城。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山海关保卫战。所有这些战争,对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城墙均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坏。

1958年,在山海关南门西260米的南城墙上,开21米宽的城墙豁口作为通道。

1961年,山海关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墙体内修建互相连通防空洞,墙体现有砖砌洞口。

从1956年到1994年,先后修复了镇东楼至威远堂和镇东楼至靖边楼的城墙,修复了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城墙主要修复内容为:修复了靖边楼和镇东楼之间青砖内墙及镇东楼和威远堂之间的毛石内墙,修复了垛口墙和宇墙,修复了靖边楼和临闾楼之间外墙体,补墁靖边楼到镇东楼之间的城面。

为便于前往天下第一关,1980年在南门东正对一关路开35米的城墙豁口一处。

1987年为协调古城风貌,在豁口处修建券门洞四座,中间二座相同,洞高6.8米、宽6米,长16米;两边二座相同,洞高5.9米、宽5米、长16米。

1987年,包括山海关在内的中国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85年,山海关被列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

2000年,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7年,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09日,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取消5A级资质。

2018年11月21日,山海关景区成功复牌为5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