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伏羊节的由来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伏天吃伏羊”在江苏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徐州彭祖伏羊节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伏羊节的节日起源

伏羊节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内涵的徐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总结创制的节庆。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彭祖创造的“羊方藏鱼”正是那个时代羊菜烹饪技艺的升华。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从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从汉字构造看,从“羊大”为“美”的审美判断,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先人对羊肉美食的追求和羊肉烹饪的感悟。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连同徐州地区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属徐州辖县,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原因。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余年。萧县羊肉饭店有5000余家,饭店选用的多为3至6个月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萧县白山羊,肉质鲜嫩异常。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

伏羊节设定日期

伏羊节设定日期是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经过中伏,至末伏结束,连续一个月。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之日开始,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伏羊节的影响

“伏羊节”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伏羊节”之所以形成并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响应,正是因为它已经具有了历史传承和族群认同的意义。徐州对这个久远的传统赋予了本身的情感内蕴,并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在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表现出凝聚力和向心力。

尽管“伏羊节”在文化内涵上无法与徐州的非物质文化相比,但它对维系徐州人饮食传统、打造徐州全新面貌的饮食文化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不仅让广大民众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极富饮食特色的实践当中,并通过节日的形式使民众深入认识徐州的饮食文化和风俗魅力。其次,“伏羊节”这一地方节日有助于徐州城市形象的打造。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徐州的“两汉”文化胜地的地位面临各种挑战,要想继续坚持城市的特色,就必须发掘更有创新价值的东西,因此,寻找地域特色赋予的民俗传统体现出非凡的价值。

“伏羊节”被当做一项有意义的盛会来宣传和庆祝,此时,它已经不是一种重复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已经超越了城市的各种社会设施而成为一种展现城市形象的象征符号资源。因此,依托“伏羊节”的影响,徐州在饮食文化上博采众长并不断探索创新,既能够在风俗传统上有所突破,又有助于城市魅力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