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智美更登》的主要情节

《智美更登》,是著名传统藏戏,取自佛经故事,是藏戏中比较古老的剧目。故事来源于藏译经藏《方等部太子须大(上奴下手)经》,是根据释迦牟尼为其弟子讲的一个故事改写而成的剧本。

按剧中一些人物和事件来推算,剧作应产生于13世纪以后,但作者不详。据民间部分艺人相传,是15世纪下半叶由汤东杰布晚年在家乡迎·日吾齐寺创建蓝面具的迎巴戏班时首先编演的剧目。

第一幕盼子心切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白岱国,国王赛窘扎巴年迈无嗣,王后格登桑姆虔诚地祈祷,望神赐子。强烈的愿望感动了上天,大梵天王委派鹤仙率众仙女送子。王子智美更登降生了。

第二幕失宝受罚

智美更登的降生,激怒了图谋篡位的奸臣达然者(卡达妖所化)。他从智美更登手中骗抢镇国之宝后,进而挑唆国王,将智美更登放逐到边远的哈乡。

《智美更登》的主要情节

第三幕月下惜别

智美更登决心走向民间,其妻曼苔桑姆毅然表示要患难与共,誓死同行。于是夫妇二人带着儿子拉慧,挥泪拜别母后,登上去哈乡的艰难跋涉之程。卡达妖臣杀害了识破其阴谋的忠臣达娃桑布,率领亲信跟踪迫害王子。国王获悉真情后,悔恨莫及。

第四幕舍己为众

鹤仙暗中护卫智美更登,使卡达妖臣的阴谋无法得逞。妖臣继而施展妖术,用洪水卷走拉慧,用毒火喷瞎哈乡长者的双目,以此挑拨哈乡民众,妄图嫁祸智美更登。智美更登为了哈乡民众的幸福和安乐,献出了自己的双眼,使哈乡老人重见光明,从而赢得了哈乡民众的爱戴。

第五幕夺宝除妖

智美更登被鹤仙接往仙境,治愈双眼,在鹤仙的帮助下,夺回了镇国之宝,铲除了卡达妖臣。

尾声霞光普照

国王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率领臣民前往哈乡,亲迎历经磨难的智美更登。哈乡长者护送曼苔桑姆到智美更登身边,鹤仙也送来了被救的拉慧。亲人团聚,举国欢腾。国王将镇国之宝交给智美更登,郑重禅让王位。

《智美更登》最初是古天竺一带的民间故事。被佛教徒们搜集收入佛典.随大乘佛教的北传,辗转汉上译成藏文。经过藏族学者的努力,在藏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智美更登》经历了民间故事佛经故事合体改写本诗体改写本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说明了古天竺民间文学通过佛经的结集和翻译对西藏文化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这个故事的藏化过程。这个藏化过程的完成,说明经过藏族学者的努力,《智美更登》已成为藏族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其思想内容是一个殉道者的悲歌。

另外,因为《智美更登》故事原型中利他主义思想和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对于在三座大山重压下深受其害的西藏广大下层僧俗民众痛苦的心灵来说是个极大的安慰。因而这个故事一传入西藏,便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仅为藏族文人所称道,竞相改写和传抄。而且被搬上了藏戏舞台,游遍了藏乡雪域,被更多的下层民众所熟悉和接受。所以,它对藏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一般的佛经故事是不能跟它同日而语的。

此外,由于它的主要思想是佛家的布施观,这又决定了它跟宗教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它积极可取的一面,拚弃它消极不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