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藏区地域广泛,因生活习性和地区不同,藏族又分许多分支,嘉绒藏族便是其中一支,“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嘉绒藏族的婚俗与其他地区的大不相同,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嘉绒婚礼前夜称作花夜。新郎要在祖屋的锅庄旁接受长辈与平辈人的祝福,当地称作挂红。新郎及接亲人牵上白色的马或怀孕的母马来接心爱的新娘,婚礼举行的当日清晨,新娘在亲友的相送下来到新郎家的日子要带上哈达、酒、糖果之类,以备散发。一大早,在祖屋里外的地面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白色石灰画上海螺、莲花等吉祥图案,然后在屋外吉祥图案的末端放上一桶清水和柏枝。

当新娘从白色的马或怀孕的母马上下来时,新娘的舅舅一边念诵吉祥的祝词与经文,一边用柏枝沾水祭祀天地神灵,然后新娘进到屋内,婚宴正式开始。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齐声共哭,因为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

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嘉绒山歌:“阿爸阿妈送送达尔加(出嫁姑娘),心酸心疼心相爱,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阿爸阿妈请放心,新娘永远是你女,普亚(新郎)是你儿,一切都会美”。到了夫家,四方来参加婚礼的人们,带上哈达及礼物,献给一对新人,青年男女跳锅庄、喝杂酒,老年人在屋内饮酒,诵祝愿祷词,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

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这一天敬酒是敬“哑巴酒”,即新郎新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话,敬酒的话由伴郎伴娘代为表达。能歌的亲友,则在敬酒时高唱藏族的敬酒歌,同唱敬酒歌《阿拉江瑟》。进行情歌对唱,酒宴完全融在了美妙的歌声与醇香的美酒之中。晚上,则在新郎的祖屋里通宵达旦地舞蹈。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东女文化,体现了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每一个经过的人都要回答问题,或者喝上三杯美酒,新娘也不例外。刚过拦红关,一大群新郎家的男男女女会将一些人抛向空中。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