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三纲是什么意思

“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唐孔颖达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释义1

纲:“纲者,张也”(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用民有纪有纲,引其纪,万目皆起,引其纲,万目皆张。”(《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唐孔颖达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释义2

语出《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释义3

语出《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儒家的“三纲”其实是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的另一个总结。三纲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也即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其实也是“仁”的思想的具体化。

释义4

指寺院里统率大众、维持纲轨的三种职务。即上座、寺主、都维那三职。这是印度传来的职称,在拥有数十或数百住僧的大寺院中,为了方便经营寺务,乃设此三职,但并非每个寺院都有此职称。上座(体毗履,sthavira),指比丘众中的宿德者。

寺主(毗诃罗莎弭,vihara-svamin),掌管堂宇的营造及管理。(《僧史略》说上座的梵名是悉替那,寺主是摩摩帝。)都维那略称维那,梵名为羯磨陀那(karma-dana),也译为次第、授事、悦众;主要职务为︰按寺规指授大众日常诸事。

《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叙述中印度那烂陀寺的情形,文云(大正51·5c)︰"寺内但以最老上座而为尊主,不论其德。诸有门钥每宵封印,将付上座,更无别置寺主、维那。但造寺之人名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

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译为护寺。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译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众僧有事集众平章令其护寺,巡行告白一一人前,皆须合掌各伸其事,若一人不许则事不得成。全无众前打槌秉白之法,若见不许以理喻之,未有挟强便加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