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大明宫有什么延伸意义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梨园,大明宫太液池畔的游园之一,堪称中国第一座皇家艺术学院 ,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占地面积约3.4平方千米。 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由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之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及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影响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大明宫是开元盛世这个空前繁华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公元八世纪,与大唐交往的国家达到了两百多个。日本遣唐使到达长安十五次,阿拉伯帝国曾三十六次派出使节,东罗马的使节先后七次到达长安。在这时,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大都会,而大明宫是这个大都会中最迷人的地方。

文化影响

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整个宫殿有50多座殿堂和楼阁,是7—9世纪世界文明的巅峰,《全唐诗》5.8万首,涉及大明宫有260多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唐朝诗人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描述这座宫殿威震八荒、万国拜含元的繁华盛景。这座象征着至上皇权的宫苑,开创的宫殿建筑布局方式,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国宫廷建筑之典范。更是当时世界文明的制高点,是盛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

大明宫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宫殿建筑制度,而且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宫殿建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城无论是宫殿布局还是与郭城的位置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了唐大明宫。

梨园,原是大明宫中游园之一,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