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太极宫的正门是什么

太极宫作为唐长安城的重要宫殿,它的正门同样意义非凡。承天门是隋唐京师长安城宫城太极宫正门,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是隋唐时期皇帝与群臣议政和举行国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若元正、冬至陈乐设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焉”,如隋文帝平陈师献俘,唐太宗册封李治为皇太子,唐睿宗即位,唐玄宗接受吐蕃盟书等等,都在此举行大朝会。

承天门根据2001年考古报告已经发现三门道,门侧东遗址破坏严重,是否还有门道不得而知。2018年社科院出版文章排除了承天门为五门道的可能。根据历史记载同含元殿一样为三出阙城门,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四百多米宽的横街从承天门前穿过,构成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宫廷广场。

承天门上建有高大雄伟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步三百步,宽约441米的宫廷广场,南面正对朱雀门、明德门,宽约155米的朱雀大街,作为都城的中轴线,地位十分重要。

每当承天门举行“外朝”大典,广场和承天门大街上都是万方来朝、百姓齐贺,规模非常壮观。逢年过节,皇帝也往往选择在承天门设宴陈乐,邀请群臣同乐。

在唐朝长安城诸多城门中,承天门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严格说起来,它是太极宫的南大门,而事实上,它还是长安宫城和皇城共用城墙的中门。往北对应的是长安城正北的玄武门,往南对应的正是皇城的南大门朱雀门。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永禄介绍说,承天门建于隋初,最初被称为广阳门,其后改名为朝阳门、顺天门,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二月才被称为承天门。

承天门在长安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三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四百多米)的横街,于是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广场。据说大唐帝国的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许多重大朝外活动,多数都在这里进行。如今北京的天安门最初也叫承天门,而盛唐时的承天门如今日之天安门一样,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国家盛典,昭示着盛唐的繁华。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1963年发表的《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中写道,承天门的门址在今天莲湖公园莲湖池南岸偏西处,然而门的基址大部分已被挖土破坏。经考古探测其东西残存部分尚长41.7米,已发现三门道。中间门道宽8.5米,西侧门道宽6.2米,东侧门道宽6.4米,门道的进深为19米。门址底下铺有石条和石板,建筑极其坚固。由于门址东侧已被破坏,向东是否还有门道,已不得知。

承天门上建有高大雄伟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步三百步,宽约441米的宫廷广场,南面正对朱雀门、明德门,宽约155米的朱雀大街,作为都城的中轴线,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当年承天门的巍峨和恢弘: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宽约三百步的宫廷广场,南面直对朱雀门、明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