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制经历了哪些变迁?武则天为何开创武举?
科举制是我国选拔人才重要的制度,但是普通的科举制一般都是考文化方面的,而军事方面的人才则缺乏招录途径,于是出现了特殊的科举考试,那就是武举。今天历史资料网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武举制度。
其实早在汉朝就有选拔作战型人才的制度,名为“勇猛知兵法”。不过这项制度并不是常设的制度,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征召,平时并不设立。毕竟历来的统治者对于兵权和军队都是很看重的,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着不值底细的人去统领军队明显不放心。然而开创武举制度的人却不是普通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深知自己的位置并不稳固,而稳固权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稳定军权。一般来说,控制军权最好的手段就是在军队中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但武则天刚上位时,面对着内忧外患,很多人她根本不信任,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的亲信可以安插,这种情况下,在全天下广招人才反而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武举应运而生。
武举制度起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虽然元代一度废除武举,不过在明宪宗时期恢复了。最开始的武举科目非常的多,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虽然科目看似很多,不过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武举对射术和枪法很看重。武举制度和汉朝“勇猛知兵法”的不同是,这个考试是每年都会举行的。在这之前,很多武人的唯一出路是从军打仗,自此以后武举成了他们重要的发展途径。
武举制创立之初其实有很多不足,或者说太过片面的追求身体的骁勇,而忘记了对于合格的将领来说,知识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从宋朝开始,武举不仅被纳入到科举体系中,考试内容不仅有测试技艺的外场,还额外增加了考验兵法策略的内场,武举的制度趋于完整。此时还出现了专门为参与武举的人的培训机构。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武举”能够生长的土壤了,虽然还有武校之类,但是根本的目的已经不同了,当然这一点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时代,武举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是时候回到历史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