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们动则几万斤黄金的赏赐,为什么到最后黄金都不见了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酷爱用黄金来赏赐文臣武将。可到了北宋以后,无论宫廷开销,还是功臣受赏,所用的黄金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几万斤、几千斤减少到几十两甚至几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国家对待忠臣的态度改变,还是国库空虚?

有人说,在过去,书上说的黄金是黄铜,后来的史书记录的黄金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黄金,黄铜开销万两很正常,但是对于黄金就不可能了。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河南大学的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上讲《史记》,都持这个观点,结果误导了很多人。事实上,在历史上,黄铜和黄金的区别是很大的。如果单写“金”“黄金”那么黄铜和黄金都有可能;但如果写成“赤金”“兼金”,或者后面加个“镒”这种特定的度量单位,那么他就是黄金,并且纯度非常之高。

那么,史书记载:汉武帝赏赐大将军卫青,一次赏给黄金二十万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黄金三万斤;唐高祖李渊犒赏儿子李世民的战功,用了黄金六千斤。这些到底是黄金还是黄铜呢?可以肯定的说,是黄金。在这一点上,国内经济史界已有共识,西方汉学家也有力证。

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黄金的开销越来越少?为什么黄金都不见了?

因为黄金越来越值钱。

唐任伍在《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考》一文中指出,西汉巨量黄金入东汉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而消失,惟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黄金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或遗落地下,另一部分则以金币形式随富商大贾和各级官吏而埋葬。为什么他们贮存巨量黄金而没有用掉呢?原因是西汉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人们或死或逃,从而使窖藏的黄金无从考证。

同时随着商品交易的发达,黄金作为财富象征和支付手段,我国古代,黄金储备惊人,在王莽时代,宫廷贮藏的黄金就有14吨,但那时黄金购买力很低,汉朝,300g黄金只能买一小袋米。所以君王们出手都很大方。相比白银,黄金的开采率低,并且中国的金银比价一直低于国际价格。所以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银运到中国,再换成黄金运走,使中国的银价越来越低,金价越来越高。就这样一来二往,多数黄金流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