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到底从故宫中偷走了多少宝贝
从后来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的“赏溥杰单”可以看出,这种盗宝活动开始于1922 年,即宣统十四年的七月十三日。先是一些宋元善本,后来就是历代名画,总数是册页68 件,字画1285 件。其中仅十一月初八一天就赏出26 件之多。
1924 年11 月5 日,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而这一天对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却极不普通,他完全没有料到这是自己在紫禁城里度过的最后一天。退位13 年来,溥仪从未离开过这里,他依然拥有内廷的一切,包括这里收藏着的所有文物,那是2000 年来封建帝王们历代搜集而来的最终积累,几乎囊括了中国未曾中断的文明。
纵观中国的历史,王朝的更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文物的散佚和毁坏,如梁元帝萧绎在皇城被攻破前就曾烧毁了所有收藏。而每一个王朝的承平时期,来自各地的文物精华又会集中到宫廷。这是文物的宿命。
网络配图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经康乾盛世之后,皇家的收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些文物存放于紫禁城以及皇帝的各个行宫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宫成了天下艺术财富的大仓库。当年清宫的收藏到底有多少,具体存放在什么地方,现在已经无人能说得清楚。目前能看到的清廷编纂的几本收藏书录大多只限于对书画方面的记载,而且远远不是全部。
1924 年11 月5 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一个月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内廷文物进行了清点,据清点报告记载,故宫的文物中瓷器最多,大都存于宁寿宫、皇极殿和斋宫;其次是书画,以钟粹宫最多;金器、铜器、玉器在各殿都有不同数量的收藏。但这只是溥仪离宫后的情形,可以肯定的是,这时的文物已经有了大量流失。
[page]事实上,清宫藏品的第一次大流失,是在此之前六十多年的1860 年。
圆明园是清代帝王用150 年时间陆续修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也是皇家文物的重要收藏地。宫廷画师沈源、董岱画下的《圆明园四十景图》, 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今天的人们只能从这里想象当时圆明园的风貌。据不完全记载,圆明园中仅唐宋名人字画就有两百多幅,园内的文渊阁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藏书楼,其中收藏的一部《四库全书》就有3 万多册。而四库全书在全国只有七部。在舍卫城中还有康熙以来收集的十万尊珍贵的佛像。而这些几百年来的珍藏在几天之内就消失了。
1860 年10 月6 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以后进入圆明园,第二天,疯狂的抢劫开始了。
网络配图
当时的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发往本国的通讯中说,在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而价值连城的书画,在士兵眼里不过是废纸罢了,甚至被用来点烟。
连续三天的抢劫之后,英法联军焚烧了圆明园。法国大文豪雨果怒斥这种暴行说:两个强盗,在抢劫和纵烧了圆明园之后,他们平分了赃物,手牵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据说这里的宋元明瓷器的收藏量仅次于北京的故宫。在它的东方馆赫然展出着一幅《女史箴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卷轴画,虽然是隋唐时期的摹本,但它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少有的传世作品。1903 年英军上尉约翰把它卖给了大英博物馆。这幅画来自对中国的另一次抢劫。
[page]1900 年农历八月初四,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禁城自建成以来第一次遭到外来入侵。当时,各国军队在紫禁城轮流驻扎,先后长达一年多时间,故宫文物遭到洗劫。
中南海,一座比故宫的历史还要早的皇家离宫,在1900 年,成为八国联军的总部。在这次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圆明园彻底地毁于战火,其他的几处皇家重地甚至王公府邸都遭到洗劫。藏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被烧毁。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一万一千册,只剩下三百多册,其中一百七十册留在中国,其余的分别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故宫以及宫中文物的命运始终随着国运与时局的变化而动荡起伏。溥仪住在紫禁城的最后几年,小朝廷处在一片末日的混乱当中,一批太监开始伺机盗宝。当时地安门一带新开了不少古玩店,而且生意都很兴隆,而这些店铺的后台老板大多是宫中的太监。
网络配图
新中国成立后,在清理故宫时,曾经在多处发现了被太监们藏匿起来却没来得及带出宫去的珍贵字画。其中在重华宫的戏台底下就发现了金代大画家赵霖的《昭陵六骏图卷》。它是根据陕西唐太宗昭陵墓的石刻所绘,这是赵霖唯一传世的作品。
宫中文物的失窃惹怒了溥仪,他命内务府彻底查办。但这却招来了更大的祸患。
1923 年6 月26 日,为了灭掉偷盗的罪证,太监放火烧毁了建福宫,当年乾隆皇帝留给嘉庆皇帝的大部分收藏都装箱封存在这里。究竟这把火烧掉了多少东西,至今还是一个谜。据说,建福宫内曾存放了上千尊金佛,事后,在处理这些灰烬时,光一家金店就拣出了一万七千两金块和金片。
[page]建福宫大火后,在国人的一片谴责声中,溥仪搬出紫禁城是早晚的事。为今后的生活打算,他开始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向宫外转移文物。事实上,在居住后廷的十几年中,溥仪曾随心所欲地把许多宫中的东西赏给他的近臣。《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大画家顾闳中的杰作,当年溥仪随手把它赏给了他的师傅梁鼎芬。虽然后来被清宫收回,但又被溥仪带出宫外流散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物局从香港购回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宋人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当时宫中有两件,溥仪把其中的一件赏给了他的师傅朱益藩,后来这件作品流到美国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如果说以往的赏赐是为了摆谱,那么后来对溥杰的所谓赏赐就完全是有预谋的偷盗。作为逊位皇帝,溥仪并不敢直接把东西拿出宫去,而是制造机会,让他的弟弟溥杰进宫陪读,由太监用黄绫将书画、善本包好,交给溥杰,放学后再带出宫外。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说,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的精品。
网络配图
从后来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的“赏溥杰单”可以看出,这种盗宝活动开始于1922 年,即宣统十四年的七月十三日。先是一些宋元善本,后来就是历代名画,总数是册页68 件,字画1285 件。其中仅十一月初八一天就赏出26 件之多。
[page]1925 年2 月23 日,在被赶出紫禁城三个多月后,溥仪离开北京,来到了天津日租界内的“张园”,随后还成立了所谓的“清室驻津办事处”, 依然过着小朝廷的奢华生活。为了支撑门面,他开始变卖他当初偷运出来的书画。
在天津,溥仪究竟卖出了多少书画已无可查证,但仅仅赏给经手人的就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和《阆苑女仙图卷》等名作。
《阆苑女仙图卷》是五代画家阮郜仅存的一件作品,而五代人物画传世的总共也超不过十件。《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真迹,反映了唐王朝与吐蕃和亲的重要史实。这两件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故宫博物院收回。而与《女史箴图》同等珍贵的《历代帝王像》从天津流出后被卖给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
网络配图
1931 年9 月18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一年的11 月10 日,溥仪悄悄地离开天津去了日军控制下的长春。1932 年3 月9 日,在长春的伪皇宫里,在签署了卖国条约“日满议定书”后,溥仪变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在当上傀儡皇帝后不久,他偷运出宫的文物也从天津秘密运到长春,存放在了一座叫“小白楼”的仓库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