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明纸币之后是怎么防伪的呢?
总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自蔡伦发明造纸术开始中国的纸张的使用方面就发展得越来越娴熟。元代时期是中国发行纸币最多的一个朝代,其实纸币盛行总是免不了了各种假币。现代面对那些假币有各种各样防伪的方法,那么在古代纸币是如何防伪的呢?
“说起元代的纸币,在我们内蒙古地区发现得比较多。”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王蒙先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额济纳旗就出土了一批元代纸币。这是我收藏的一张仿至元通行宝钞,至元宝钞是元朝纸币,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虽然是仿品,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参考。”
王蒙介绍,元朝的纸币为了防伪,钞纸主要取用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在纸币的背面也有同值的图形,两面盖上三方管理机关的红印,正背两面的左上方还盖有黑色骑缝印,并在中央明显的位置上印有“伪造者斩”等警示句。元代对伪造纸币的刑罚极重,尤其是后期,凡是出现伪钞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钞者、抄纸者、项科号者、蒙里安藏印造者、收买颜色物料者,“具是同情伪造,皆合处死”。
明代前期,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铜钱和宝钞,政府为了规范货币的管理,制定了“钱法”和“钞法”。清朝也有纸币。顺治八年,清朝因为财政入不敷出,就仿照明旧制,印发了纸币“钞贯”,连续发行了10年才停止。咸丰年间又发行了“大清宝钞”“户部官票” ,两种纸币都是用白皮纸印刷,左满文,右汉文,四周环绕龙纹,一共发行了27年。清朝制钞主要取用桦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清朝中期,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还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让作伪者不易临摹。可以说很多现代钱币的防伪方法,清朝时已经出现雏形。
但是怎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我们发明了很多防伪的方法,总是免不了有心之人走漏洞。但总的来说,古代的假钞还是比现代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