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传闻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的马谡其实是病死狱中?

马谡这个人的死在历史上形成了很多讨论,因为他的死实在是造成了很多影响,也因为这些影响左右着人们对诸葛亮这个充满智慧形象的人物的评价,所以关于他的死因也有了许多争论,通常来说,我们都认为马谡是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的,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马谡其实是病死狱中,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谡以荆州从事先随刘备入蜀,曾经做过绵竹、成都县令,越隽太守,擅长军事,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刘备生前曾对诸葛亮评价马谡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诸葛亮不以为然,仍旧以马谡为参军。诸葛亮征南蛮时,马谡确实出了不少力。他曾献策不宜强服,以攻心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可他的计策,七擒孟获七次送还,最终征服了南方。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亲率主力经今白水江猛攻祁山(今甘肃省祁县东),势如破竹,曹魏许多地区都归降蜀汉,诸葛亮乘胜追击,选拔马谡,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魏军战于街亭。

北伐曹魏是蜀汉政权藉以守存的重大战略,蜀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准备。蜀军在先期几次战役中取得了重要战绩,但在街亭与魏军交兵这一关键性战役中,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举措失误,战术上完全陷于被动,被魏军大败,诸葛亮不得不撤军退回汉中,蜀汉的第一次北伐遭到了重大挫折。而招致这次重大失败的主将正是他昔日十分赏识的马谡,马谡在街亭之役中擅自武断违背主帅调度,招致损兵折将、丢失要地,误了蜀汉的兴复大计。为严肃军法重振军威,重振蜀国北伐的士气,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出师未捷智将受斩之举,是诸葛亮极为痛心之事。

这段故事最早记载于《三国志》。公元228年春末,在汉中先已下狱受军法论处的马谡,被提交当众斩首。马谡临刑前致书诸葛亮沉痛地说:“垂相待我如子,我尊崇垂相如父,我虽死无恨于黄泉之下也。”斩首之时,诸葛亮挥泪,在汉中的十万蜀军将士亦无不垂涕。历来人们也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负荆请罪,回到诸葛亮大营,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这样描述: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拒绝遵守诸葛亮于路口扎营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不顾,屯兵山头。

   后来魏将司马懿及张合率军到达后,开始围马谡而不攻,并断其水源,待马谡不战自乱后,司马懿最后发动火攻,马谡惨败而回。街亭失守后,使前方蜀军进无据点,退无可守之地,不得已退守汉中。为此,“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诸葛亮上表请后主自贬三等,马谡于大营自首领死,斩首之时,全军落泪,诸葛亮亦失声痛哭,这就是所谓的“挥泪斩马谡”故事。后人有诗写道:“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三国演义》这节写的有声有色,读起来惊魂动魄。事实上,这些全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史实与这些说法是有很大出入的。关于街亭失守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有五处提到,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一下。在《诸葛亮传》这样记载:诸葛亮“戳谡以谢众”。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以下几种史书,《王平传》:“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林、李盛”。《马良传》附《马谡传》:“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然而在另外几种史书中,却有与之出入的记载。《向朗传》这样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向朗当时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平常经常与马谡交往。这段记载价值也就相当高了,意思十分明显,在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传说中一直待到诸葛亮死后,向朗始复出仕官,达数十年之久。

在《马谡传》裴松之注中,引《襄阳记》中的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孤若平生。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楚东得臣,而后(晋)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戳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戳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计贼邪?’”后来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这一段说明马谡临死前未曾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

马谡的死因确实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也不是空穴来风,或许这中间真的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内情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