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提前二十多年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北宋的开国,并不光彩。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发动“陈桥兵变”上台的,抢了老上司--周世宗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的皇位,当时周世宗柴荣才去世一年,儿子柴宗训年仅7岁。

北宋立国之时,内忧外患,中华大地已经乱了一百多年,从唐末到宋朝开国,53年的时间,中原王朝历经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全部是短命王朝。

赵匡胤登基时33岁,长子赵德昭10岁,鉴于历史教训,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要求赵匡胤“万岁之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万岁之后”传位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把皇位传还给赵匡胤的儿子。保证宋朝始终有年长的皇帝坐镇,以免陈桥兵变重演。

这个天才设想就像计划经济,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讲到计划经济的好处时说: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不浪费。

但皇权岂能如此随意摆布?赵匡胤确实传位给了弟弟赵光义,尽管当时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但是,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改变了游戏规则,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皇位就一直在赵光义家传下去。

一百多年后的1127年,北宋发生“靖康之变”,金朝势如破竹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后,将北宋皇室近亲、王公大臣3000多人全部掳去东北,赵光义的子孙大多被掳走。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当时不在开封城内,侥幸逃脱,成为大宋皇位最合法的继承人。

不久,赵构在河南商丘被拥立为新皇帝。之后,赵构被金兵一路追赶,最远到了温州,并在海上避难四个月。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英勇抗敌下,赵构逐渐稳住了局势,在杭州站稳了脚跟,并对金采取和议政策。1141年除夕,赵构为换回被金朝掳走的母亲韦太后,与金兀术做交易,杀死了名将岳飞,换回了母亲。这事真是做的缺德。

赵构曾经有一个儿子,叫赵旉,3岁那年夭折了。赵构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宋氏江山今后谁来继承?按照礼法,应该是从皇室血缘亲的人中选择。这时候,赵光义的许多后人都被掳走,但还是有幸存者,赵光义的孙子赵允让就有不少后代,这一支本可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进行选择。这一支与赵构同辈的后人,在血缘上与赵构已隔了四、五层关系,堂堂兄弟的样子,血缘也不亲了,相当于是农村一个村的族人。

赵构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赵光义的后人中选择继承人,而是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伯”字辈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伯”字辈是赵匡胤的七世孙,算赵构的侄子辈,辈份合适,但血缘上已隔了七、八层,反正都算是一个村的。

赵构从中选择了两个人养在宫中,一个叫赵伯琮,另一位叫赵伯玖。赵伯琮性格温和、恭顺,赵构对他很满意,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昚。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55岁的赵构以“倦勤”为由,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当太上皇。赵昚成为宋朝的第十一任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孝宗。此后,南宋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宋孝宗

赵构为什么为什么选疏弃亲?后世对这个问题多有争议。我认为原因有多种,首先赵构没有儿子、没有亲弟弟、甚至没有堂弟,选隔了四五层和隔了七八层的宗室,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一个村的。根本原因在于,宋太宗赵光义及其后人没有按照之前的约定将皇位传还给赵匡胤家,后来发生“靖康之变”,赵光义家几乎遭遇灭门之灾。饱经磨难的赵构已对天命有所领会,开封城破、宗室被掳,足知天命有在。遭此大难,必是天谴。还是将皇位还给人家吧,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

赵构禅位后,同意宋孝宗给岳飞平反,同意宋孝宗北伐。当初兵荒马乱打不过金朝,如今经过30多年的治理,积累了国力,那就打吧!只是很可惜,还是失败了。

赵构替自己的祖上完成了皇位交还工作,总算心安了。赵构命长,直到1180年才去世,活了8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