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虽存在的时间很短 但是他的一个重要举措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可以说,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经历三次较大规模的兴修,直到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世人称之为:“京杭大运河”。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要长期的生存下去,就要有充足的物资供给,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有很多国家都是受制于物资生产不足,或者物资无法顺利运抵都城而衰亡的。
因为,在近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社会则主要依靠大自然来获取生存物资,长期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既没有杂交水稻的高产量,也没有机械化的高效率,统治者们的办法就是:让全国的物资都来供应首都。
如果,物资供应不及时或者不充足,这些看似强大的国家也就像纸老虎一样,不一会儿功夫就灰飞烟灭了。当然,古人也不傻,也知道国家的命根就是农产品的充足供应,这是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在这方面觉醒的国家,早在隋朝时期,隋炀帝就发现江南的物资运抵都城是多么的困难。整个隋朝一共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大兴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另一个就是东都洛阳了。不过,这两个都城都在中国的北方,同时,也是内陆地带。
当时,南方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可谓是十分富庶了。而当时的北方,经历了连年的战乱,需要好好修养生息,物资上,南方已经开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于是,喜欢享受的隋炀帝,就希望使南方的物资迅速运往京城。
由于,传统的陆路运输成本非常之高,就像是把南极的冰山拉过来一样,当粮食运到之后根本就剩不下多少东西了。可是,当时的水路交通就不一样了,相比于陆地运输,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高速公路。
于是,残暴但不失聪明的隋炀帝就下令开凿大运河,让江南丰富的物资能够迅速的运往都城。同时,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也不忘开凿通往北京的运河,这样,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运送粮食也更加方便,岂不美哉!
隋朝大运河也在隋炀帝的一声令下开始动工,并且,很快就完工了。在客观上,的确提高了物资运输的效率,但是,过重的劳役也害惨了老百姓,更为以后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而过了几百年后,元朝再次对当年的运河进行了修缮,并且,改变了过去的路径。
隋炀帝的大运河主要是以洛阳为中心,北京、杭州、洛阳三点一线。这当然很好理解了,隋朝的都城在洛阳,以它为中心很正常。而元朝就不一样了,元朝的首都在北京,它没有必要再绕道河南了,而且,此举还可以节约很多工程量。
况且,等到了元朝的时候,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在江南一带了,帝国的财政基础也在那里。而北京却与江南相隔数千里,物资运输的窘境又摆在了元朝的统治者眼里。怎么把这么多物资运到北京是头号难题啊,当然,他们也尝试过陆地运输。
这可是以前中国的老祖宗都实验过的,肯定没戏了,陆地运输耗费巨大,谁也承受不起啊。所以,元朝统治者最先想到的其实是通过海路运输物资,这样很省事啊,而且,不用其他的工程,只要有足够的海船和船夫就行了,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
因为,元朝用海运运送了几次粮食,他们发现,海运的风险太大了,很多船只或被海浪打翻,或者触礁沉没了,这简直就是拿着生命在干活啊,船夫们也承受不起。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再次启用大运河,但是,此时的大运河简直跟废弃的差不多。
从唐末五代以来,国家一直处于战争或者分裂状态。大运河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很多地方都淤积成为良田了。要不然,元代的统治者肯定就直接用大运河运输物资了,何必走那些陆运、海运的弯路呢?因此,元朝轰轰烈烈的重修大运河运动开始了。
这一年正是元朝建立的二十多年,这个时候元朝还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也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也知道,要依靠懂得水利工程的人干这件事情,于是,就让历史上著名的郭守敬主持再次修缮大运河的。
郭守敬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并且,还是一个办事很认真的人,对于皇帝交给的任务,他坚决保质保量完成。最终,他耗时多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为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此举更是发展了南北交通和当时的漕运事业。
元代的大运河线路就是从北京到杭州的两点一线,省去了去河南的那条线路。郭守敬又因地制宜,在北京与通州之间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这样,京杭大运河正式全线贯通,成为一条连接南北的大动脉,也是元朝的生命线,这一年是1293年。
元代新修的这条京杭大运河无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解决了元朝的物资运输困境和财政困境,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可观的遗产。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直到现在,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也是利用了这条运河的航道。
1959年以后,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且,还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