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霍去病和卫青真的反目成仇?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很多人都知道,霍去病卫青是西汉名将,而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也就是门客。

曾经苏建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找不到象卫青和霍去病这样一对名声显赫的名将组合了。两个人既是舅甥,又同为大汉帝国的将军,都在征伐匈奴的战斗中立下丰功伟绩,两个人就像双子星座一般,在名将的银河中格外引人注目。

卫青和霍去病虽然是舅甥,但两人的出身却截然不同。卫青是私生子,自幼和生父后母 生活在一起,后母及家人都不喜欢他,"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少年时的生活比较困苦,成年后还因为武帝的皇后阿娇嫉妒卫子夫受宠,差点被当成出气筒而死于非命,幸亏被公孙敖冒死救下,不过也算因祸得福,武帝为了这件事大发雷霆,赌气似的将卫青破格提拔,卫青就此走上了一代名将的漫漫征途。

可以说,卫青的发迹可以说是非常偶然的,虽然卫青和卫子夫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但能受到武帝的提拔,感觉上武帝有赌气的因素:你陈阿娇不是要置卫青于死地么,我就偏偏要提拔他。不管如何,卫青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前。

而霍去病则不同,按现在的话来说,霍去病是含着银钥匙出身的,霍去病也是私生子,但他却是跟着母亲一起嫁到了詹事陈掌家,一直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贵胄生活,"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可以说顺利的不要再顺利了。同是私生子,境遇两重天,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卫青为人恭谨谦和,沉稳如山;霍去病为人豪爽张扬,性烈如火。两人虽同为名将,但个性迥异,这在各自的带兵风格中体现的尤为清楚。

元狩四年即公元前一一九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相同。秩禄,即俸禄。

正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刘彻于建元二年即前一三九年,罢太尉之位,直到设置大司马位,作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囘权的重大举措,除外掌兵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可进入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以代替太尉之职。

首先,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之间的纽带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卫子夫。卫子夫和卫青的母亲叫卫媪(卫媪的姓是父姓还是夫姓还存在存在争议),在平阳侯家当仆人,她与丈夫生有一男三女:大儿子即卫长子,大女儿卫孺、二女儿卫少儿、三女儿卫子夫。

后来这个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私生子就是卫青(她还有另外两个私生子,不知道父亲是谁,都跟她姓卫)。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家里。但郑季对这个私生子并不喜欢,让卫青放羊,卫青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也不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一样虐待。

卫青长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再后来卫青同母异父的三姐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生了武帝长子,地位也越来越高,最终做到了皇宫的位置。卫青也跟着三姐平步青云,加上他战功显赫,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封长平侯。最后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所以,卫青本来不应该姓卫,因为他同母异父的姐姐荣耀家族,所以才跟了母姓。用现在的话说,他与汉武帝有两层亲戚关系:1、他是汉武帝的二舅子,汉武帝是他的三姐夫。2、同时,他是汉武帝的大姐夫,汉武帝是他的二舅子。(有点乱)总之,他们互为对方的姐夫。

卫霍二人,不仅仅是汉武帝的军事将领,也是内朝首臣, 霍去病成长起来之后逐渐代替卫青领军出征,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正常的新老交替,卫青做为大汉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方首脑不可能亲自出征不给新人出头的机会。

二种说法是:卫青做为位高权重的万户之侯,公主之夫,已封无可封,为避嫌而不再出征,做为卫青的外甥和皇帝的爱徒,霍去病的成长是二人乐见其成的。

三种说法是:少时受苦的卫青身体并不好,汉代医疗条件差,卫青不再适合常年奔战, 在“无功不得封侯”的汉代,追求军功的部下纷纷离开不再出征的卫青转投霍去病门下,而且经常得到官爵。

有人依此推断卫霍二人感情不好,但从霍去病请立三子封王而维护太子刘据地位可以看出,他和卫青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从李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与卫青依然亲厚。

漠北大战一年后,继其父李广之职成为郎中令的李敢因为错怨是卫青导致了父亲的自杀,于是击伤了大将军,霍去病知道后,射杀了李敢为舅舅报仇。

至于封赏那些转投到自己门下的人,卫青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而是否能得到官爵,这并不是卫霍二人决定的,他们二人的一生,奉法遵职,从未以权谋私,而是因为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

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虽说有些错综复杂,但同样是异常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