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杨修作为谋士为曹操出了不少力 十分受曹操赏识 但为什么最后却被曹操斩首?

曹操身边的一位谋事杨修甚是聪明,很多事情要比曹操先看透,但他的那张嘴却造成了他必死的凶器。

杨修出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有多牛?后来的隋朝皇帝就是该家族。在杨修之前四代,都是东汉位列三公的人物。著名清官杨震就是杨修的高祖父。杨修父亲杨彪官至太尉,母亲是袁术的妹妹。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杨修的三观影响甚大,一是他天生认同汉室,因为家族的荣耀来自汉室的青睐;二是杨修强硬的背景会加重他骨子里的“傲”,对很多人和事都不屑。曹操曾给杨修父亲写信说:“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意思是,你儿子仗着你家势力大,不与我一条心,我屡次教诲都无效,心里生恨。

杨彪是个坚定的保守派,维护汉室,对曹操很不感冒。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在宫廷宴会上,曹操曾见杨彪一幅不高兴的样子,吓得推说上厕所趁机开溜。之后杨彪宦海沉浮,一会儿免了,一会儿又恢复原职,经过一番折腾,到了建安十一年,就干脆托病不做官了。这期间,袁术形成割据势力,曹操因此陷害杨彪入狱。

有这样的家庭,父亲又有如此经历,注定杨修和曹操难以“一条心”,为日后悲剧种下“因”。

曾经有一次杨修追随曹操去征伐袁绍的路上。曹操看到一个墓碑的解字迷,曹操刚刚读完墓碑上的字,问何人能解此谜,而整个队伍鸦雀无声,都低头沉默,只有杨修,翩然一笑,蠢蠢欲动,想要说出什么?而这是个曹操,就打断了杨修说让孤再想想。而当队伍走出了三十里时,曹操问起来,杨修刚刚的字谜。杨修侃侃而谈,胸有成竹的将字谜解出。而曹操在说:“此地只有杨修,思维敏捷,超出诸位三十里。”从这件事我们就能够看出,杨修确实很聪明,思维敏捷,可说他拿与曹操相比,那差出的就不是三十里了。

而杨修则是以为自己是很聪明的人,并且杨修的文学功底也非常的好,“都说人与类,聚物以群非”。所以杨修自然与曹植的关系比较的好。我们都知道曹操的次子曹植才高八斗,骨气奇高。所以自然而然的杨修就是曹植的门客。杨修曾经拿曹操放在岸上的一盒酥,他将这一盒酥拿去与曹植的家眷们吃。并说这是一人一口酥,东西放在那儿就是让人吃的,并通过这一人一口酥向曹植,吐露了自己的心智和抱负。杨修曾说:“生逢乱世,得君主之贤才,乃我杨修,此生之幸。”按照话,正好被曹操听到了,本来就喜欢曹植的曹操,就越来越想让曹植当世子了。并且还封杨修为杨太尉。他想到曹植能有杨修这样的政治人才来辅助他,希望他能成大器,希望他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可天不随人愿。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所器重的儿子,两人都有才华,具备争夺王位的实力。兄弟俩身边都有一群谋士为其夺嫡大业效劳。不过,曹丕的谋士更实用些,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而曹植由于自身的文人气质,其谋士也是文人,杨修作为曹植的老师,又是名士,成为曹植集团的大拿。

曹操对两个儿子出题考试这个环节,杨修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他的指导下,曹植每次都能给出完美答案。后来曹操知道是杨修幕后参与“作弊”,非常生气。

再说立太子属于曹操的家事,外人不该过多掺和。杨修作为曹操的贴身秘书,应该为曹操效劳,而不是在老板还没死就开始给自己另谋新主,这也是犯忌讳的事。

曹操刚称帝,建立魏国,修建城门城门修建好时,文武百官前来贺祝。而曹操却让人拿了一支笔来,在门上写了一个字“活”。曹操,文武百官,这是何意,而在场的文武百官鸦雀无声,无人能解,只有杨修说:“门字里写活,乃是阔。”曹操笑笑不语,杨修做的事情越来越触及曹操的底线。既是杨修的抱负,杨修的才智,确实无人能及,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都说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可杨修这一生都没有学会这句的话。

都知道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睡觉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剑放在自己的枕下。也曾说过,宁愿孤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孤。曹操此人疑心很重:“对外人都说,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够杀人。”很多人都信了,有很多人知道是为什么,但都沉默不语。而杨修却偏不,在一次酒后失言中,指出了曹操的心计,说曹操是为了自卫。这样的话真的是触到了曹操的体现,曹操可以允许你聪明,也可以允许你耍聪明,但是你不可以碰到他人的底线。

曹操虽然惜才知道杨修是不可多得的才人。可是他太锋芒毕露了,此人留不得。而且杨修的父亲杨彪,那是汉朝的旧臣,可以说是曹操的死对头。曹操早就不想留了。

“鸡肋事件”是杨修被杀的导火索。曹操大军驻扎斜谷很长一段时间进退维艰。一日,夏侯惇去讨领导指示,正赶上曹操在吃鸡肋,连说了几声“鸡肋”。于是下面传令“鸡肋”。作为行军主簿的杨修得令后,立刻让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问之何故,杨修解释“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曹操大怒,以动摇军心之罪杀了杨修。

杨修这个人是很聪明,但也正是因为太过于聪明了,他的死是属于必然,而鸡肋事件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