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月笙在旧上海能呼风唤雨 原来他如此精于处事
杜月笙出身贫寒,为填饱肚皮,少年时代便不得不闯荡上海滩,误入黑道,没用多长时间,竟成为上海滩上的闻人,为什么一穷二白的杜月笙能在旧上海上呼风唤雨,原来他精于处事,擅长拉拢人。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杜月笙有自己一套拉拢人的独特手腕,概而言之,就是不露痕迹,在施人恩惠时,手段高明。他有句名言:“花一文钱要能收到十文钱的效果,才是花钱能手。”而杜月笙确实常常能做到。
比如他有一次捧孔祥熙,就很高明。那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川遭遇了大水灾,四川参议会议长向传义等大乡绅跑到上海求援,却被时任上海市长吴国桢拒绝,理由是:苏北等地也受到大水灾,上海刚刚给他们募了捐,实在无力再来照顾四川。
向传义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找杜月笙,谁知杜一口应承下来,还说:“抗战时期我们在四川呆了好几年,与四川人民的情谊深长。如今四川有灾,我们不伸手援助那还叫人吗?”
不多久,神通广大的杜月笙就募得一大笔款、物,本可直接交付给向传义,早日发到灾民们手中。但杜月笙却借此机会去捧孔祥熙。他将向传义等人向吴国桢募捐遭拒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孔祥熙,接着表示自己愿意办理此事,只需孔祥熙出面发句话。
孔祥熙自然乐意不花一分钱去当个“善人”,于是按照杜月笙的安排,孔邀请吴国桢、向传义、杜月笙等人到自己家中赴宴。酒席宴上,孔祥熙按照杜事先的吩咐,说:“抗战刚胜利,举国喜庆之际,不料苏北、四川等多地受到水灾,饱受兵灾的人民又横罹水患。上海虽然富庶一些,但要多处照顾,的确也是捉襟见肘。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退守四川,那里的人民养了我们几年,四川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有难一定要竭力帮助。”
说着,孔祥熙将头扭向杜月笙,并指着杜说:“上海市政府财政也不充足,这件事我已关照月笙马上去办,一定要对得起四川的父老乡亲。”杜马上站起来表态说:“既然孔院长这么关心这件事,月笙一定遵命去办,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我。”
就这样,杜月笙不露痕迹,孔祥熙被捧得极其受用。同时杜也卖了向传义等的人情,得到四川人的感激,博了个“慈善家”的美称,而且上海市长吴国桢也不反感他。知道内幕者,无不佩服杜月笙善于处事。
杜月笙特别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能根据不同类型的人,运用不同手法去对待。因此,很多人与杜月笙见面后,都愿意与其交往,包括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学者,比如著名学者章太炎,曾拥戴袁世凯而名噪一时、被称为筹安“六君子”之首的杨度,曾担任过徐世昌总统府秘书的徐慕邢。还有不少旧文人、洋博士等,都乐为之用。
杜月笙使用这些人,不像一般的主子对待仆人,而是时时表现出虚心求教的态度,执礼甚恭。因此这些士人忠心耿耿地充当杜的工具而不知不觉。正是这帮文人,将杜月笙捧为“当代孟尝君”,杜的地位、名望扶摇直上,成为上海滩上首屈一指的闻人,神通广大,呼风唤雨,这都得益于他精于处事,擅长拉拢人。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杜月笙有过人的投机沾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的狡诈,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杜月笙心里一直对文化向往和敬畏,发迹后与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识界、文化界也周旋得游刃有余。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