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大清最后一支皇家禁军去哪里了?
1924年,溥仪被军阀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紫禁城收归民国政府,宫女太监被溥仪遣散,但守卫紫禁城的禁卫军最后去了哪里?
清朝末年晚清朝廷腐朽无能数次被西方列强所击败,签订了大量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挽救清朝的命运,清末大量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虽然这一策略并没有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认同,但是为了保卫自家江山,晚清朝廷在军队革新方面也确实做出了不少的努力,特别是当时被称之为“新军”的部队,后来更是成为了民国初年军阀争霸的主要战力。
众所周知当时清朝的新式陆军主要由袁世凯统帅,当时这支部队被称之为北洋军,后来北洋政府之所以能逼迫南方各地革命党人认同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就是因为有这支当时在国内堪称无敌的军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和北洋新军同时应运而生的还有一支部队那就是清朝皇室组建的新式禁卫军,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甚至远远超过一般的北洋新军。
皇室禁卫军的想法最初由醇亲王载沣提出,醇亲王载沣早年曾到欧洲游历深知普鲁士国内陆军犀利。回到清朝之后载沣提议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拱卫皇室安全,不过醇亲王载沣的想法最初并没有得到认可,直到自己的儿子溥仪登基之后身为摄政王的载沣才得以放开手脚组建朝思暮想的大清禁卫军。
根据记载这支禁卫军完全效仿普鲁士陆军而组建,原本编制为两个师但后来因为人员和资金等原因缩编为一个师。这支部队自创建之初便凝结了清朝皇室大量的心血,为了保证战斗力载沣还一改之前用满族八旗组建禁卫军的惯例,大量招收汉人和蒙古人。虽然其主体还是以满清八旗后裔为主但是在当时而言这是清朝第一支有汉人组成的禁卫军。
禁卫军还有一点北洋新军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清朝对于禁卫军的支持完全是不遗余力的,醇亲王载沣亲自和洋人洽谈购买了大量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其中重武器就包括有国内罕见的18门大口径野战炮和30多挺马克沁重机枪。毫不夸张的说在当时中国是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和大清皇室禁卫军比拼火力的,甚至面对三至三倍人数的军队禁卫军都有着绝对的火力优势。
后来禁卫军数次扩编最终下辖主力部队两个步兵旅四个步兵团,另外还有骑兵团、炮兵团以及辅助部队若干,总人数共计一万两千余人。按照醇亲王原本的想法这支部队是准备作为清朝皇室最后的底牌用于绝地翻盘的,而禁卫军也确实有着这样的实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武昌起义之后几乎同一时间半壁江山都宣布脱离清朝而独立。
为了请袁世凯带领北洋军平叛醇亲王被迫交出权柄,而此时禁卫军的统帅载涛竟然因为害怕上战场而主动交出了禁卫军。对于载涛辞职的举动袁世凯大喜过望马上让冯国璋接收了禁卫军,就这样清朝最后一支王牌军队被拱手让人,而醇亲王载沣更是气的破口大骂,但是却已经对独掌军权的袁世凯无可奈何。
溥仪宣布退位之后冯国璋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安抚住了禁卫军并将其彻底收编,后来禁卫军只有满族八旗后裔组成的不足一个团的兵力留下了守卫紫禁城而其余的人和武器装备全部被冯国璋带走。最终守卫溥仪的那一个团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就地解散,军官有少部分追随溥仪一路从天津到满洲最终见证了伪满洲国的灭亡。
而在袁世凯死后,这支部队被被冯国璋编入北洋军第16师,后直奉大战中,冯国璋战败,16师被奉系俘虏,张作霖取消了16师的番号,将他们分别编入不同的奉系军队中。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少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加入奉系军队的禁卫军也就成了国民革命军,后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