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陶渊明五次为官却都选择的辞官归隐 他为什么要反复的辞官呢?

说起陶渊明就想起他那一系列的田园诗词,在陶渊明一生中有记载前前后后一共有五次为官的记录,那他为什么不做官却选择归隐呢?

陶渊明的祖上是名将军,但到了陶渊明那一代,家族就渐渐衰落。并且陶渊明的父亲也是一个大官,母亲又是官宦世家出身,可以说陶渊明出身是很不错的。而且陶渊明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并怀有远大的志向。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家道中落,陶渊明的生活就变得拮据起来,但是所幸他在读书这方面还是很有才华的,在艰难熬过童年的艰辛后,他成为了小官吏,有了经济来源,所以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任州的祭酒一职,但是在此期间他过得并不开心,因为他身处东晋末期,朝廷腐败,百姓受苦,而那时候天下纷争渐起,他作为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官吏对于朝政的影响太小了,很多事情他看不惯,但是又没有改变的能力,有着拯救苍生的想法可惜不能落实,这种心理落差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选择了辞官离去。

辞官之后的他开始了自己的田园生活,但是此时他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隐逸思想,如果他就这样过完一生,想必他也不会被后世的人称颂了。因为并不是真正热爱田园,所以没多久后他又再一次回去做官了,这时候的他对自己对天下都还抱有着希望。但回去之后他的心情又开始变得复杂,一方面他想要做官,施展才能,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或许更加喜欢田园中的闲适。

当时之所以求得彭泽县令,是因为陶先生不喜欢出远门,守家带地的做个小官感觉也很踏实。且当时刚结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在家附近工作也比较踏实。而且,做上彭泽县令还可以利用公款蹭点粮食吃,打点美酒来喝。

但是,没过多久,陶先生就发现当官不适合自己,毕竟,自己是个文人,心存天下,小小的县令发挥不出多少才能,所以,他感觉不是很自在,干脆就辞官回家了。此时,恰逢妹妹丧夫,也给了陶渊明辞官的契机跟理由,所以,他就此自动辞官。

于是他就为了奔丧请假离开了官场,这一离去就足足有三年。三年后他仍旧在出仕与田园之间纠结着,最终他选择了安逸的生活,没有出仕。过了几年天下大乱,朝廷再一次征召他,但是他以生病为借口没有赴任。而他也因为家中大火导致家产尽失,有朋友带着肉来看望他,都被他拒绝了。

说起他的诗作,田园诗是他的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也是现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这些事充分地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员的感情。他作为一个士大夫能够有这样的思想是很值得人们称道的,这也是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原因之一。他的一些诗作中也写出了自己生活的艰难不易,这也使得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艰难辛苦。

一次他闲居在家的时候,有个年轻人来向他请教学问,希望陶渊明能够传授给他学习的巧妙方法。陶渊明听道之后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的巧妙方法都是要靠自己努力的,但是那个年轻人并不是很懂他的意思,于是陶渊明便拉着他的来到了一片稻田旁,指着其中一根说你看看它在生长吗,年轻人说没有啊,我没看到它在长啊,这和时候陶渊明说没长怎么会呢,它要是没长,现在怎么这么高的,然后又接着说,其实,它时时刻刻都在生长,但是我们看不到啊,学习就跟这差不多,其实你每天都在进步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罢了,然后陶渊明又指着磨刀石对年轻人人我们天天都在上面磨啊磨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这就告诉我们不仅磨刀如此,学习其实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坚持才能有所收获。年轻人这个时候便明白了,连忙谢过陶渊明还说自己以后一定积极努力,不再想那些巧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