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真正的隐士陶渊明为什么选择归隐,他真的是不想做官吗?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一生都离不开一个隐字,早年间他为官是隐逸在官场中,晚年他是隐逸在田园山水中。在官场上是小隐,在后来的山水中是大隐。在官场中他自视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与那群阿谀奉承之人为伍,最后迫于无奈选择了归隐。但是起先他是怀着期待与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热情而为官的,可是当他真正的身处在官场中才明白了,自己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官场的黑暗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解决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仍然肆意享乐一点都不关心百姓,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堂,如何才能让他施展抱负?所以最后他选择远离官场,将自己的心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看他晚年的诗才觉得现在的他才是真正快乐的,在田园山水中他找到了人生的追求,隐逸在田园中他感到了真正的放松。

陶渊明本身也是胸有沟壑,幻想着能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可是理想与现实却总是不能如意,他胸有抱负却无从施展,有那么多的治国之策却无人倾听。陶渊明生逢乱世,以至于才华无法施展,身处在官场的黑暗中还向往着为人民办事,可他本身清高自傲也预示着他最终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他最后的归隐也预示了这个结局。

陶渊明立经三个朝代十个皇帝,他的一生都处在了风雨飘摇的社会中,这样使他的抱负他的才华都无了用武之地,在朝堂上没有人在乎他的言语,皇帝更加听不进去他的劝解,在这样的乱世中他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在那个朝代门阀世族林立,官场黑暗像他这样的真正想为百姓办事真正为了国家的人,根本就没有出头的余地,只有哪些懂得奉承会说好话的人才能平步青云。更何况他自己也绝不会允许自己失去文人的气节与官场黑暗妥协,所以最终他离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官场,去追求他真正的幸福去了。

陶渊明从小接受的是道家思想,这也就为他之后的归隐山林埋下了伏笔。他好像不同于其他怀才不遇的诗人,而是本来就厌倦官场,不习官场生活。陶渊明每次进入仕途不久,便辞官回家。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不是被炒鱿鱼的,而是自己交了辞职信。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啊。再后来,陶渊明又一次任职。他开始犹豫了,他认为自己有宏图之志想展的同时还是想念着田园生活。思考良久,在这官途与田耕之间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思想斗争,最终还是选择了田园生活。也就是从此,便一直归隐,不曾回归仕途。陶渊明在正式归隐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种植经历,也许种的粮食并不尽如人意,也许都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可是这也无法阻碍他向往自然的内心,这就是”真爱”了吧。

陶渊明在归隐的生活中,也开始了大量的创作,他所写的大多是田园诗歌。陶渊明没有对劳动人民的歧视,并且是对他们的淳朴品质的欣赏和赞美,陶渊明的诗的语言也大多是淳朴自然,非常接地气,对周围的农民非常友好。但是,在久而久之的相处之中,陶渊明也发现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不幸福,高额的赋税,一年的努力都甚至满足不了自身的饥饱问题。陶渊明也对这些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虽然,真正的归隐,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感慨自己的额际遇。因此,陶渊明也会写一些怀古诗来抒发自己的不满。既然他在选择时,有所纠结,就表明陶渊明实则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渴望社稷祥和,百姓安康,可是面对当时浑浊的政治现状,他也有很多的无奈与苦闷。但是,至少,陶渊明能够保证自己的廉洁,未曾与贪官合流。

因此,陶渊明是一个隐士,虽然他喜欢自然,可是如果政治清明,一个有志之士又怎么会放弃自己的抱负呢?他的归隐,多多少少都包含了一些无奈吧,那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百姓的不幸遭遇只能写于只能融入诗作之中,心里该是怎样的落寞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