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用自己的身躯抵御着日军侵略者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付出了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段时期里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因此丧失了家庭。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国共两党一起抵御来自日本的侵略者。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拼死抵抗,作出巨大的牺牲,成为抗战的主力军,他们同样捍卫着国家领土的主权。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这位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他就是李宗仁,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鼓舞了更多抗战士兵的士气。抗战时期在国军中有五位值得我们称赞的抗日英雄,他们同样用自己的身躯抵御着日军侵略者。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中学毕业后,李宗仁考入当时桂系颇为知名的军校“广西陆军学堂”进行学习,三年的学业让李宗仁的眼界大开,认识到当下中国想要自救必须以武力救国。军校毕业后,出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军旅生涯练就了李司令坚毅的性格和军事指挥能力,很快李宗仁将军受到当时滇军第六军军长林虎的赏识。经过护国战争、粤桂战等战役的突出表现,李宗仁将军从排长一路走到师长的职位。
抗日战争爆发前期,李宗仁将军与广州的孙中山大帅府取得联系,经李济深的介绍加入国民党,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广西陆军第一军的军长与白崇禧一起联合成立了“讨桂联军”击败当时的桂系军阀陆荣等部。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流。在1931年1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2年,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32年-1935年)、(国民政府)中央政府驻沪办事处常务委员。1932年4月,李宗仁任南宁绥靖公署主任,推行“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维持广西的半独立局面。
1935年4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1935年11月,李宗仁继续当选为国民党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35年12月,任湘桂黔边区剿匪总司令。
1936年,李宗仁任广西绥靖公署主任,并发表《焦土抗战论》,指出 “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到敌人被诱深入我国广大无边原野时,我即实行坚壁清野,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1936年6月,李宗仁、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陈济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1936年7月,桂系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
1937年2月-1937年8月,任第五路军总司令。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10月,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8月-1938年),驻节徐州。
1938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至5月,指挥徐海会战。其中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2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1938年2月-1938年9月)、保安司令。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
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关键的“福将”。福将之“福”,一是他个人历经战场炮火和政坛暗箭,屡次大难不死;二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李宗仁及其代表的桂系,作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间力量,几乎总是能有意无意地做出明智抉择。他的抉择虽然有的出于派系斗争,有的是迫于时势无可奈何,但终究顺应了“不可阻遏的革命浪潮”,促使国家民族走向良性方向,也为自己留下“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身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