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明显比唐朝弱,为什么赵匡胤能和李世民并称为唐宗宋祖呢?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宋朝的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他和外来国家的斗争很激烈,但是胜的少,输的多。和唐朝相比,宋朝时期不堪入目。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之处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惑:建立萌宋的赵匡胤为何能跟“天可汗”李世民放一起相提并论呢?
李世民的伟绩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可是,赵匡胤与之相比,表现得并不差。论立国,李世民几乎是继承隋朝的江山,唐朝也是靠关陇势力起家。赵匡胤则艰辛得多,结束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时代;论事变,玄武门之变是血流成河,屠杀自己的同胞兄弟。而陈桥兵变则是兵不血刃,顺利接管天下政权;论外敌,唐朝面对的突厥,还只是落后的部落。而宋朝面对的却不同,辽、金、蒙古都已建国,有正规的体制;
有人会说,宋朝军事羸弱,但是,在赵匡胤时期,宋朝从未向谁示弱,军队战斗力也不差;有人会说,宋朝的文人治国,但这是唐朝武人专政带来的结果;有人会说,幽云十六州没有收回来,这只怪赵匡胤死得太早,再多给十年时间,完全可以夺回此地。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唯有宋朝不是死于内部瓦解,而是被那个时代强盛全球的蒙古所灭。
再细看赵匡胤,从文、德、武、功来挑缺点,哪一样都不差。他处理的事情,几乎都是最优的解法。在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事件中,不仅仅体现了他的私德,也反映了他的能力,能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谁愿意看到血流成河。李世民并不想杀兄弟,可是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如果赵匡胤和李世民相互换个身份,赵匡胤很有可能会做得更好,而李世民能否当上皇帝都难说。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就文德武功四方面来看,能与赵匡胤媲美的,貌似只有隋文帝杨坚了。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地方军阀各自为战,中央无力干预,国家碎片化再碎片化,天下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天下了。要是这种的情况持续几十年,那自然是无所谓的,但是这种的情况持续了一百多年,地方的割据成了既定事实,中央权威只是笑谈。譬如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为了真理,分裂成为了习惯,要想重新统一,那难度就不知高了多少。
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所谓的宋朝,不过是北方黄河两岸那一小片地区而已。可就是这一小片势力,把藩镇终结了,基本重新统一了汉人的传统疆域,不至于让它支离破碎。而他结束的乱世,不是五代十国那短短的五十年,而是唐朝自安史以来几百年的乱世。
登基后他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后来他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以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大家要明白的是,宋朝的军队刚建国就弱得很(相对于其他开国者的军队),因为这只军队不是开国的军队,赵匡胤只是接手前朝的。得国太易,军队没有经过血和火的淬炼,各种势力都没有得到清洗,连皇位都不敢传给儿子,怕儿子镇不住这些手下,于是传给了弟弟。这也算他的独特之处吧,有魄力无私心,传弟不传儿。
宋太祖的文治武功,品行私德都好的很,文治武功虽说比不上李世民,但与他并列,却未曾拉低了李世民的档次。对于弱宋,不应由赵匡胤负责,因为赵匡胤统治时期,宋与周边政权(包括契丹在内)相比并不“窝囊”。正如唐后期的弱势也不由李世民负责一样。后面皇帝不能打,是不能算到宋太祖头上的;正如唐末皇帝能打吗?难道也算到唐太宗头上?赵宋窝囊不代表赵大窝囊,赵宋窝囊纯粹是从赵光义开始的传统,一路传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