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如何把1万人当10万用,德军学走险些征服欧洲

中国历史上要谈论到哪个皇帝最有军事才能,那么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成吉思汗,就连鲁迅都谈论到成吉思汗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那么他是如何把1万人当10万用,就连德军学走都险些征服欧洲的呢?

众所周知,当年由蒙古帝国开创者成吉思汗开创的蒙古帝国十分强大。建立起了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之间的蒙古帝国。

征服了面积最大时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而且打了无数次的胜仗,那么,我现在问你,成吉思汗以及子孙完成这么庞大的征服要用多少人?

一百人军队不到,这就是问题所在,成吉思汗他们为什么能用这么少的军队,征服这么广大的地方。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拥有超强的战术。没错,足智多谋的成吉思汗将骑兵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他发明了一种奇异战术。那就是能将1万人当成10万战斗力使用。其实,这个战术,我们并不陌生,就是三十六计里面的无中生有。

简单来说,无中生有便是虚构一种假象来获得好处,达到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的效果。

成吉思汗最先将此战术运用在了讨伐乃蛮的实战中。数百年前,他的军队来到乃蛮城下。

当时,乃蛮部的军队比成吉思汗的多而且可能战斗力还要强,所以形势对大汗很不利。于是命令手下士兵一人堆五个灶台,制造了兵力繁多的假象。后来,乃蛮的领袖太阳汗发现蒙古人的灶火实在太多,瞬间崩溃。

所以,太阳汗开始撤退。在退兵过程中,乃蛮部的阵型发生了松动,成吉思汗立即派哲别、者勒蔑等人率兵疾冲,很快便歼灭了敌人。

其实,这种方法当年孙膑在对付庞涓也用过。不过使用的方法有所不用,孙膑用“减灶诱敌”是越来越少,先修筑烧火做饭的锅灶十万个,次日减至五万,第三天减至二万个。

而庞涓率军追逐三日,发现齐军这个减灶情形后,喜出望外,认为齐军胆怯魏军,不愿与魏军交战,且战斗力很弱,进入魏国后才三日,士兵就逃散一半了。

没想到,庞涓中计了。轻易跟着孙膑,最后被杀。成吉思汗只是反着来的,制造出一种很多的样子。

反正都是一种战术的灵活运用罢了。

后来成吉思汗在对阵花剌子模摩诃末的战争中,上演了一场更厉害的战术。为了迷惑占据人数优势的敌军,成吉思汗命令手下工匠编制数万个稻草人,并将之放在备用马匹上。又让这些假人混杂在真的士兵中间,结果制造出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假象。

花剌子模的摩诃末一看蒙古大军这么多,于是不战自溃。

成吉思汗的诡计在很大程度上迷惑了敌人,弥补了自己的人数劣势,让敌人完全摸不清蒙古到底有多少人。

后来蒙古大军在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战术。当时匈牙利、波兰学者也宣称,蒙古大军的数量至少在五十万以上。实际上就20万人。他们不知道这是成吉思汗利用一系列诡计,大大夸张了自己的人数,将一万人当成十万人用。

如果这种无中生有的战术在配合蒙古铁骑的“闪电战”战术,更是厉害。比如刚才说的在攻打花剌子模的战斗中。其实,当年灭花剌子模的时候,成吉思汗并没有带多少人,因为他把大部队留在了东部战场,对战金国和大宋。

所以,他一方面运用无中生有的战术,一方面配合闪电战。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的时候,距离敌人城池500里的地方休息。花剌子模一看,还有500里,成吉思汗肯定没那么快过来。于是放松了警惕,城内毫无准备,谁知蒙古大军如同天降一般杀了过来。

这个闪击让花剌子模猝不及防,最后大败。后来二战中,德国学会了成吉思汗的这种战术,开始灵活运用。而这个计策,将“不善计谋”的欧洲人骗得半死。德国是怎样学习成吉思汗的呢?

他们自派出的运兵车上,把模型坦克和坦克一同运输,这让盟军的士兵都对德军竟然有如此数量的军备感到惊讶。由于德军的装甲车部队是远远要少于盟军的,他们也按照成吉思汗的套路在行军的路上制造出浓烟滚滚的场景。二战时候的德国把这种无中生有做到了极致,他们专门建造了一个基地专门生产各类假装备。

制作装备的原料就是木头,这是靠着这些虚虚实实的东西让德国在战场上有效的迷惑了对手,也因此获得了一些胜利。德国在二战的彻底失败是历史的真相。虽然德国能运用这种无中生有的战术对付盟军,可是他们还是无法真正抵抗盟军后来地毯式的进攻而最后战败。

后世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是很高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那么你对于这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