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这位将军不愿打内战而退伍 抗日爆发后自主加入抗战队列

郝梦龄(1898—1937)字锡九,河北藁城庄合村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阵亡后追授)。酷爱读书、持身以正、治军严明。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937年7月抗战爆发时,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的途中。得知消息后,他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信中写道:“作为一个军人,前半生光打了内战,对国家来说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百姓无不义愤填膺,要报仇雪恨。现在日寇又要灭亡全中国,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让我去抗战吧!我要去和敌人拼杀!”

信寄出去之后,他焦急地等待着上级的回信。幸运的是,他的请求获得了批准,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接到任命之后,郝梦龄急忙率部从贵阳北上抗日,在途经武汉时候,他抽时间与家人进行了告别。几个儿女看到父亲回来都十分高兴,围在他身边说说笑笑。但当他们听说父亲马上又要离开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一个个嘟起了嘴,说父亲只爱打仗,不爱他们。

郝梦龄听了,把他们搂到身边,抚摸着他们的头说:“孩子们,我爱你们,但我更爱咱们的国家。这回爸爸要去打的敌人是侵占了我们的土地,天天屠杀我们同胞的日寇,每个军人都有责任保卫国家,爸爸作为一个战士也应该上前线杀敌人才对。你们想想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们还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

郝梦龄临走的时候,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随时为国家、为人民献身,就把早已写好的一封信交给了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当时年仅15岁的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非要立即拆开看。郝梦龄不允许,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了碎片,丢进了垃圾筐里,郝梦龄便随队伍出发了。

等父亲走了,慧英才把信从垃圾筐捡出来,拼起来一看,原来是父亲留下的遗嘱,还能辨认的字句是这样写的:“这次北上抗日,我已抱定了为国牺牲的决心。万一阵亡,你是家中的长女,一定要和弟妹听从母亲的教导,孝顺你们的祖母。至于你们上学,我个人没有多少钱。将来国家战胜,你们可以进遗族学校。留给:慧英、慧兰、荫槐、荫楠、荫森五儿,父留于1937年9月15日。”

郝梦龄率所部第四军到达石家庄后,归属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这时山西雁门关已经失守,晋北忻口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

1937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遭八路军115师重创后全线撤退,集结在代县附近,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于是郝梦龄率部队于1937年10月4日夜先期到达了忻口前线。在卫立煌的统一部署、指挥下,任中央兵团长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等部,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

1937年10月11日,忻口战役打响,日军指挥官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集中日军全部精锐,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立体战争”的密集火力网,疯狂向忻口阵地猛攻。郝梦龄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马上出击,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

1937年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双方步炮兵主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易手13次。

1937年10月13日凌晨5时,郝将军命令所部开始向南怀化、新陈庄出击,三二二团在前,晋军在后,限三小时攻下。后因军队伤亡过重,两翼未动,还是停留在原阵地上。

1937年10月16日凌晨,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骐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连克敌人几个山头。到了早晨5点,天已微明,郝梦龄恐怕天明后我军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巩固,不如乘胜追击,迅速歼灭残敌,于是挥兵奋进,敌军混乱,以机枪、手榴弹掩护后退。郝、刘二将军已快到散兵线之前,距离敌人只有200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而后壮烈牺牲。

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198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武汉市人民政府为缅怀抗日英烈,重新恢复了以张自忠、郝梦龄、刘家麒、陈怀民4位抗日将士的名字命名的4条路名,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