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新四军大将张云逸为了能让战士们抽上香烟仅靠42块钱创办了一家烟厂

在开国大将里面有一位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这个人就是张云逸,唯一一位拿过元帅工资的大将,一生中从未受伤,授衔时已经63岁高龄。

但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对“小人物”却非常关心,甚至为了能让战士们抽上烟,还亲自建了一座烟厂。这是怎么回事呢?

咱之前讲过,新四军曾生产过一种“飞马牌”香烟,为新四军筹到了很多经费。这种“飞马牌”香烟,其实就是张云逸下令生产的,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开会时,张云逸看到负责警卫的战士在捡地上的烟头儿抽,就眉头一皱,说:“这简直太不像话了,新四军的形象还要不要了?”

又过了几天,又有个警卫员把树叶卷起来当烟抽,被张云逸发现了,就问这个警卫员:“你的烟瘾就这么大?不抽不行吗?”

警卫员红着脸解释说:“平时打仗很辛苦,部队又不能喝酒,就想抽根烟解解乏,如果想家了,也能缓解一下思乡之情。”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张云逸,就把供给部部长胡弼亮找来,说:“是我考虑不周,没有把抽烟和革命联系到一起。现在看来,我们必须办个烟厂,让战士们有烟抽才行。”

胡弼亮当然没意见,但是钱从哪来呢?张云逸拿出42块钱,交给胡弼亮,胡弼亮一数,头都大了,说:“我的大司令,这点钱也就能买几盒烟的,哪里够办烟厂的啊?”

张云逸说:“你也知道,我们的经费实在太紧张,就是这42块钱,还是战士们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你再想想办法,一定要把这个烟厂办起来!”

司令都这么说了,胡弼亮只好回去想办法,最后还硬是把烟厂办起来了,虽然小了点,质量也差,但战士们好歹也算是有烟抽了。

当时,新四军正好解放了天长县铜城镇。该镇有一家烟厂,因当局苛捐杂税濒临倒闭。经供给部调查后,张云逸指示,先与当地烟草公司合作,一来解决资金短缺,二来扶持解放区破产企业。而后,选派官兵进厂学习,为筹建新厂创造条件。图为早期的机械卷烟机。

1943年3月,新四军自营的“新群烟草公司”开始生产卷烟,公司取名“新群”,寓意是“根据地的群众是新型的群众”。为了保证烟厂运营,张云逸特批42元淮南币给烟厂,这42元在当时可购买一头200多斤的大肥猪。

香烟出厂后,张云逸亲自取名“飞马牌”香烟,还请淮南日报美编设计图案:长了两只翅膀的一匹骏马在腾飞,象征骏马腾飞。张云逸要求制烟要用淮南上等烟叶,还从上海请来专家指导生产。自此,飞马香烟成了品牌,批量运往前线部队,甚至“飞”到了敌占区。

香烟出厂后,张云逸亲自给取名“飞马”牌,并请了淮南日报的秀才们给设计出了一匹肋生双翼的飞马作为烟盒图案。出乎张云逸意料的是,“飞马”香烟不仅迅速满足了战士和群众的需要,还很快的占领了敌占区的市场。

新四军造香烟,那叫一个实诚。烟卷里只有金灿灿的烟叶,一根烟梗子都没有,吸一口一片芳香。相比之下,当时的名牌“大英”香烟,烟丝里烟筋的比例超过了20%。无论是比色、香、味,还是比烟丝或烟灰,“飞马”都全面超越了“大英”。烟商们提起“飞马”都赞不绝口。

不过,很多人都有意见,说我们是新四军,成天抽烟像什么样子?张云逸说:“为了让战士们更好地革命,这烟必须让战士们抽!他们想抽多少,我就生产多少,谁要再说闲话,让他来找我张云逸,我和他讲理!”

飞马香烟因其制作技术和质量,远销多处敌占区,甚至压倒了当时“大英”香烟,一度受到打压,但仍旧有很多烟贩,排着队来批发“飞马”到敌占区卖。为了打开销路,烟厂大批印制“大英”香烟空盒,套上飞马烟,用船运出去销售。飞马不仅让新四军官兵抽上了烟,还解决了部分经费。1948年,新群烟厂改为利华烟草公司。飞马作为作为知名品牌,一直生产到上世界九十年代。

张云逸对战士们抽烟都这么在意,就更别说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了,真正做到了爱兵如子。

有一次,张云逸骑马催促部队前进,发现有个伤员在后边走路,非常困难,他立刻下马,问这个伤员什么情况。

这个伤员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因为有伤病,被部队安置在老乡家里,但他不想留下来,就一路跟来了。

张云逸把这个伤员扶上马,说:“这是我考虑不周,你要是留下来,万一被敌人杀害了,我这辈子心都不安!”

看到这个伤员骑着张云逸的马,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张云逸停住马,对大家说:“我现在下一道命令,以后武器弹药可以丢掉不要,但伤员一个都不能丢!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伤员带上!”

战士们听了,无不精神振奋。

在张云逸晚年时,他的儿子曾问过他,为什么一生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都跟普通人站在一起,张云逸回答说:“我们活着不应该只去追求荣华富贵,在我看来,只有跟普通人在一起,真正为老百姓做事,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