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时候一支拥有60万士兵的绿营兵为什么消失的悄无声息?
清朝的时候军队大部分都是由八旗组成,但还有一支大约60万人的军队存在,这只队伍全部都是由汉人组成,旗帜因为是绿色的就被称作了绿营兵,但后来这60万的军队却销声匿迹了。
在清朝前期,绿营屡立战功,如平定三藩和准噶尔、征讨大小金川,有过气吞万里的辉煌。
但是到了晚清,绿营的战斗力已经无从谈起,军纪废弛,营务败坏,“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绿营本为保国为民而设立,但晚清的绿营,竟变成国家肌体上的毒瘤,更是百姓之害。
1860年,据福建布政使张集馨所见,绿营遇到战事,情形如下:
“每遇征调,立时雇人,而街上乞丐流民、散遣废勇,替名顶充,既可分俸赏行装银两,每日复有应得口粮。沿途滋扰,需索逞凶,种种不法,地方畏其人众,奚敢谁何!带队千、把、都、守,各人需索,统带镇、协、参、游,亦有酒席供亿,己身不正,安能正人?且所带各兵,皆系立时招募,乌合闲人,不知纪律,营员亦不敢绳之以法,恐其哗散,及至临敌,见贼先奔。”
张集馨所言,在全国各地的绿营中普遍存在。总之一句话:没有血性,只剩尿性。
一、挽救绿营的尝试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彻底验证了绿营的成色。
太平军非常强大吗?这一群由农民、矿工组成的军队,拖家带口,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尽管如此,太平军从广西出发,短短3年时间扫荡长江流域,定鼎南京。
各地绿营畏敌如虎,从未真正与太平军鏖战。士兵“闻羽征调,则举室惊号,以为趋死地,无生还理”,这种恐惧是战斗力崩溃的真实写照。
面对太平军的凌厉攻势,深居庙堂的咸丰帝能依靠谁呢?还是得靠朝廷的常备军啊!绿营必须上战场!
曾国藩可以练湘勇,李鸿章可以练淮勇,江忠源可以练楚勇……但那都不是经制军,只能算民兵性质的团练。民兵太强,朝廷不放心呢!
咸丰帝下定决心,事不宜迟,立即着手改革绿营,使之由弱变强,挽狂澜于既倒。
首先,裁汰老弱,挑选精壮,既节省有限的军饷,又能提升兵员素质;其次,扩大火器配备,加强军事操练,挖掘战斗潜力。
咸丰帝努力之下的一大成果,要数驻扎在南京孝陵卫的江南大营。江南大营集合了全国最好的绿营部队,威胁着太平天国的心脏。前期由钦差大臣向荣率领,官兵约有10万人;后期由钦差大臣和春率领,人数有20万之众。
这是一支怎样的“劲旅”呢?张集馨曾出入江南大营,他记载道:
“各兵勇与本地居民皆为婚姻,生有子女,各怀家室之念。其无家者,雇土娼入帐轮奸,后以妒争事,闻于向帅,立斩数人,又将被雇土娼,枭示营外;乃恬不畏法,昼则在田佯为工作,夜则入街进帐,奸宿如常。”
其战斗力如何呢?1856年,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1860年,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
烂泥扶不上墙啊,朝廷所有的改革举措,推行时都被这支暮气沉沉的部队给无形地消解。曾国藩发难说:“当此多事之秋,乃未闻绿营立一奇功,出一良将。”悲哀啊!
从此之后,朝廷终于死心,放弃了以绿营歼灭太平军的想法,开始重用湘淮军。
二、绿营走向末路
继咸丰帝执掌大权的慈禧太后意识到,绿营作为常备军的国防意义已经非常微弱。国防依靠湘淮军,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由民兵取代常备军担当国家柱石,实乃举世罕见的现象。
既然如此,那就大刀阔斧地进行裁军,留着也是祸害啊!在这一点上,慈禧太后和地方大员达成了一致。
于是,本着“兵不虚设,饷不虚糜”的目的,一场全国范围的裁撤绿营的行动逐渐开展起来。
各省裁兵方案不一,但大体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保留精壮,将疲弱之人直接赶回老家,临走前多发一年或数月的饷银;二是将素质尚可的官兵并入到勇营,提高饷银待遇。
到甲午战争之前,共裁军17万多人,接近绿营兵额的三分之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昭示着绿营在裁撤精简之后,并没有获得战斗力的提升。(同时,湘淮军也已走下坡路。)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认识到:“绿营制兵久形积弱,零星分驻,无从训练,且以饷项微薄,多兼工匠、贸易,更难专意操防。”
光绪帝亦感慨:“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剂以疗新病,居夏日而御冬裘也。”
对外不能御辱,对内无力弹压,整个绿营兵制已经病入膏肓。问题出在体制上,无可疗救,那就非从体制上进行消灭不可!
第二阶段的裁军立即开启。1895年,光绪帝谕令“各省将绿营挑留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1909年,朝廷进一步出台了以6年为期完全裁撤绿营的规划。
这一期被裁官兵,有两个新的去向:一是绿营部队经挑选后改为巡防营,为警察性质,由地方官府管理,朝廷不再直辖;二是充实到新军中,操习新式枪炮。
甲午战争之后,绿营裁军达30万之众。辛亥革命前夕,只剩下13.3万人未及裁撤。清朝灭亡之际,大部分绿营溃散,有的是自动解散,有的则被民国地方军政当局遣散。
绿营兵与大清王朝一起消失了,只是比清王朝消失得更加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