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无人仿造圣旨?只因防伪技术太牛了
普天之大,莫非王土,整个国家都处在皇帝的管辖之下,在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王朝》中,在鳌拜计划废掉康熙的前一天,他命人传递的圣旨,就是伪造的,可是,在古代,圣旨真的能够伪造吗?
首先,真正的圣旨有特定的“防伪标志”,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宣读的。如果你认为圣旨就是一个块黄布上绣着几条龙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除了朝廷是根本没有途径拿到的。古代的圣旨两端有翻飞的银色巨龙。可以说,这是圣旨特定的“防伪标志”。 圣旨不仅仅是一块黄色的布,它是由很多的颜色组成,最多的时候高达六种,是由不同颜色的丝绸在一起拼接而成。圣旨上的龙图和祥云的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的复杂。
按官员品级不同,圣旨的轴柄质地有严格的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真正的圣旨一个人是无法宣读的,真的圣旨一般宽33厘米,长度不一,大约都是四五米的长度,需要三个人一起协同才可以顺利完成圣旨的宣读,一个人根本无法做到。
其次,圣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且环环相扣,难以仿造。古代圣旨的制作最为特殊,要多人共同参与。所有参与的人员都会留下姓名。如果以后出了差错,就会找当事人的责任,且所有的参与人都要担责。性命攸关,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自然会相互监督。每个人都会倍加小心,将每一道工序做好。如果想要制做圣旨,就必须将每一个参与制作的人都找到,否则无法成功。
再者,在制做上有一个难点就是圣旨上的第一个字:奉。它的位置是根据祥云制作的,因此它的位置也是一个特殊的标记,对于这个奉字的绣法只有极少数的人掌握这种技巧。
还有就是圣旨上加盖的玉玺。玉玺不再是当出的和氏璧,但是也是十分谨慎的,一旦发现玉玺是伪造的,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会牵连家人,不仅如此,就连和自己的亲密的朋友也会殃及。
最后再说说这个圣旨的材料,这个材料普通人可是弄不到的,当时制作圣旨的材料就像现在制作人民币的材料那样,那是受到朝廷的严格管控的,普通人是没有办法能拿到这种材料的。所以就算是在古代,你的仿造技术再高超,要仿造圣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圣旨在古代没人会仿造,也没人敢仿造。
所以,一般电视剧上演的伪造圣旨的事情,是很难的,毕竟,那样严苛的条件,就使得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