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赵匡胤是如何将地方上的兵权集中到中央的?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后来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

众所周知,赵匡胤以武力发动军事政变,获取帝位后,为了解除一些拥兵自重的大将,又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从而把军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除了“杯酒释兵权”这样在军事上集权后,赵匡胤在政治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集权。

唐朝时地方行政分州(府)、县两级,一个节度使往往割据好几个州,权力很大。宋初依旧采用州、县制,但对州一级的地方权力,由朝廷直接控制。当时虽然还保留着节度使的名号,但和唐、五代时的节度使完全不同。宋初一些元老重臣,出任外地时,加个节度使的虚衔,毫无实权,地方军政实权都归于州。

各州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派京官充任,叫做知州事,简称“知州”。知州由文人担任,三年一换,而且规定当地人不能当地做官,这样,地方官就无法建立私人势力,使中央政府容易控制。赵匡胤同时又在各州设置通判官,也由朝廷直接派遣。通判既不是知州的副职,又不是他的下属,而是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州事,并监督知州的行动,直接向朝廷报告地方上的情况。因此,通判又称作“监州”。知州和通判成为全国的定制。各州的公文都要有知州和通判并署,方能生效。这样,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既可以防止他们擅权,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他们专权。

在把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的同时,赵匡胤也把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宋朝中央政府分为政事、军事、财政三个互相不统属的平行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握。宰相只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军事归枢密院,财政改归三司。宋朝的宰相制度继承唐朝,但已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了,其权力被大大缩小。赵匡胤用谋臣赵普为宰相,又用薛居正等三人为副相,称“参知政事”,以分宰相的权力。

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是枢密使,专门掌握军事政令、调动部队。宰相和枢密使,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这样,皇帝直接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的最高长官便是三司使,主持全国的财政大权,其地位略次于宰相,称为“计相”。三司包括盐铁、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工商业收入和兵器的制造;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户部则管理全国的户籍、赋税和专卖等事。赵匡胤又设立御史台负责纠察官员。御史有权弹劾各级官吏包括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看看,这又是一处起到左右制衡的机构。

这样,经过赵匡胤及其后的宋太宗赵匡义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地方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而中央的权力又完全集中在皇帝。这些政策对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安定社会秩序,以及恢复和发展社会的生产,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简单地说,赵匡胤主要进行了以下四项军事制度的改革,从而将兵权从中央到地方上的兵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第一、禁军由“三衙”分掌。

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就把殿前副都点检这一职位取消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则形同虚设,不掌握实际的兵权。掌管禁军的机构虽然还是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司,但实际上却是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个机构分布掌管,称为“三衙”。

“三衙”的长官称为“三帅”,他们分统禁兵,互不统属。“三衙”的主帅和主要禁军将领都由皇帝任用和撤换,他们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二、领兵权和调发兵权分离。

“三衙”虽然分布掌握禁军,但他们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发兵、调兵的权力在枢密院,而枢密院只有发兵之劝,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

南宋时的朱熹曾说:“枢密院号为典兵,仓促之际要得一马使也没讨处。今枢密院要发兵,须用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

这样一来,任何人法一兵役卒都得通过向皇帝要旨,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动军队。

三、使京城驻军和外地驻军保持均衡,即“内外相维”。

北宋建立之初,有禁军22万左右,赵匡胤把10万余人部署在京城,10万余人分散到各地驻扎,是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叛乱,也使外地驻军联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的内变,内外军队相互制约,都不敢随意发生变乱。

而京城驻军又比外面任何一个地方上的驻军多,这又反映了赵匡胤用兵保卫京城的意图。这样,皇帝也就可以牢牢地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四、使兵与将分离。

北宋时,无论是驻扎在京城的禁军,还是驻扎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经常的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边,有的则要到产粮食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方法称为“更戍法”。

而且,军队的将领也经常要更换,有紧急的事需要出师时,将领由皇帝临时委派,当兵事完毕,即兵归宿卫,将还本镇。

这样一来,北宋就出现“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将领再也不能和士兵相熟悉,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作乱了。

赵匡胤这一军事制度的改革,虽然造成了两宋时期对外军事行动偏弱,但却始终没有出现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武将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