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明朝即将亡国的最后时刻 崇祯皇帝为什么宁死也不迁都南京?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域内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李自成攻破北京时,自缢于煤山,崇祯皇帝为何宁死不南迁?

崇祯十七年的元旦,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年,这就是在这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称王,建国大顺,国号永昌,并且在坐上了宝座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着北京城就杀来了。一路之上摧枯拉朽,只有极少数的城市进行了艰苦的抵抗,大多数城市如大水崩沙,农民军还没来就开城等着封赏了。

李自成的皇帝之路已经进入到后方紧吃的地步,闯军的脚板有多快,进攻的速度有多快,截止到三月一日,除了大同宣府这两座重镇之外,西北部国土已经全部陷落。自从二月份开始,前线的败报不停地传入北京,崇祯皇帝就深刻的认识到,大明王朝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于是从二月份开始,崇祯皇帝也比以往更加努力上班,他几乎每天都要召对,不光是朝会,私下也常常和大臣商量对策。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西北前线几乎是空的,前线没有任何一支能够抵挡李自成大军的军队,唯一有可能阻挡的军队还顶在宁远,那是大明东北方向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不然,两面夹攻,灭亡的更快。似乎为今之计只有一条了:南迁。

大明疆土几百州,干嘛非要死守北京城。哪么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吗?有,还真不少,根据《明史·后妃传》则记载,崇祯的皇后周氏提过这样的建议:“周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周后看着皇帝因为流寇闹得太凶很着急就提醒道:我南方还有一个家。皇帝问这话啥意思?

皇后没说什么,但是夫妻两人应该都清楚,这话是提醒崇祯应当考虑南迁。但是周皇后这话毕竟说的隐晦,因为后宫不好插手朝廷的事。但是这事还是走漏了风声,天启皇帝的皇后,崇祯帝的寡嫂张皇后听说了这事,她就找到周皇后问了一句话:“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这话的意思清晰明了,你们两口子要是跑了,祖宗的宗庙社稷啥都不管了?这在宋明理学盛行的年代里是个十分严重的大帽子,崇祯皇帝可担不起,若是直接承认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背弃祖宗,数典忘祖。于是这件事儿只好罢了。

而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初三,新近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觐见皇帝,为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客套之后就切入了正题,并且要求皇帝让内侍都下去。李明睿张嘴就是爆炸的话:皇上,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贼寇马上逼近京城,南迁吧?随后崇祯帝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但是李明睿的诚恳最终让崇祯帝同意了他的看法。不过崇祯最后说了这话:“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洩,洩则罪坐汝。”

这件事在崇祯看来实在重大,张皇后的大帽子扣得他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事情总得扳,君臣之间就迁都的各种大事开始讨论,甚至护送军队,资金、路线等问题都一一谋划好了。半个月之后,李明睿认为时机成熟,就在朝臣大集时上奏,希望皇帝能够撤离北京南迁。

这话刚一说完立刻引起了一片吵闹,大臣们尤其是言官们纷纷打了鸡血,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带头反对,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全是冠冕堂皇的高调,还有言官激动的痛哭流涕,仿佛崇祯帝要是南迁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甚至出了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人心的言论。崇祯帝一看,这不行,反弹太大只好暂时作罢。

但是这事崇祯帝一直记在心里,到了二月下旬,眼看着李自成奔着大同就杀来,离北京成一巴掌就能扇到的距离了,崇祯帝再次坐不住了。在御前会议上,李明睿和李邦华再次提出南迁的提案。并且李邦华提出的建议更为折中:请皇帝守在北方,命太子前往南京监国。群臣都默不作声,这时候又是光时亨蹦出来了,他指责二李居心叵测,国难当头之际怎能弃城而逃?说完开始砸大帽子,砸的群臣更没人之声。

崇祯帝虽然心里赞同李邦华的建议,但是背弃祖宗的大帽子砸下来却没法说话。怕是光时亨认为自己就是明朝的寇准了,但是崇祯可不是宋真宗,大明朝也没有大宋几十年在北线上锻造出来的铁血禁军,实在是搞错了码头。不过,骂完了人的光时亨感觉自己很气顺,他认为自己纠正了歪风邪气。

到了第二天,崇祯皇帝对南迁一事正式发表了讲话:祖宗辛苦百战,定鼎于此土,若贼至而去,朕平日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先经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逆贼虽披猖,腾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者不至此。如事不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志决矣!

在发表讲话之前的夜里,恐怕崇祯帝想的比谁都明白,他知道,指着这群大臣说出来南迁的话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并且作为皇帝,他说了这话也一定会有一大票人站出来指责他,到那时他就是背弃祖宗贪生怕死的逃跑皇帝,就是丢弃大好河山的罪人。崇祯皇帝一生自视甚高,清高孤傲,是绝对不会愿意背负这个名声的,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悲哀。

而在朝臣来看,他们大多是北方的氏族,他们的身家性命田产土地,一切的一切全都在北方,若是有南渡之事,就得要寄人篱下了,而且就算是改朝换代了,他们也有办法保住手里的房子、条子、宅子和女子,他们只是换个主子罢了。

晚明整个朝堂的风气,整个士大夫群体的风气已十分败坏,他们乐于善于说一切大话,漂亮话,空话,并且喜欢给别人扣大帽子,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都没有关系,因为只有他们才是道统,才是政治正确。然而在具体的事物上,他们虚伪,可耻,玩忽职守或者干脆是庸碌无为和坐以待毙,而碌碌无为的人更大的特点还喜欢给别人下绊子。这也是崇祯皇帝那句“文臣人人可杀”的来历。

既然崇祯皇帝有机会南迁南京。那么为什么最终却没有迁到南京,而是自杀呢?是他不想南迁?显然不是。

南迁的策略被搁置

南迁之建议由翰林学士李明睿在德正殿私下进谏崇祯皇帝时提出。德正殿上,李明睿不避讳北方失利的情况,向崇祯皇帝力陈形势。他告诉崇祯皇帝,闯王的义军已经逼近了北京城,危急存亡之际唯一的做法就是迁都南京,可保半壁江山。崇祯皇帝听了李明睿的建议后,还是犹豫了。因为在崇祯皇帝眼里,是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圣君的。面对闯王内患满清外忧,如国他放弃北京城,就会有一个丢失国土的罪名;如果就这样坐以待毙,又将会有一个失政于草寇的奇耻大辱。所以他内心是矛盾的,是两难的。

问题总得解决。崇祯皇帝骨子里是希望南迁的,但他不想承担历史责任。于是就有了崇祯皇帝把这个事儿拿给重要大臣们商议。但崇祯皇帝的身边大臣们都是人精,个个老奸巨猾,是没有一个人当面表态的,咨询商议了半天没个结果。无奈的崇祯皇帝只好把事儿拿到早朝公议,朝堂之上,俨然是两派,唇枪舌剑之下不欢而散,没有定论。作为皇帝的崇祯,他是无奈的。由于不想承担丢弃宗庙社稷的大罪,这个南迁的策略就被搁置。

优柔寡断图虚名的皇帝和为个人打算的庸臣

对于南迁这个问题上,有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弃地守京”。主张不放弃国土的臣子们,他们大多数实际上想的是假如自己表态不放弃国土,日后可逃脱丢失国土的罪名。不公开反对弃地守京的臣子们,他们想的是崇祯皇帝的心思。以崇祯皇帝的行事风格,事成日后必有一场为丢失京城的替罪羊风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柔寡断图虚名的皇帝和只为自个儿想的臣子们最终达成的未成文的一致是不南迁。试想,有君臣如此,明朝焉能不亡?

入京勤王的圣旨

南迁策略的搁置,也随着闯王李自成打逼进北京城,明军一败涂地后又被提了上来。闯王李自成攻打一步步逼进北京城,岌岌可危之下,崇祯皇帝连夜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该怎么办?商议的时候,有人就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说让崇祯皇帝守京师北京城,太子下江南走南京。

当时的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说我经营十几年都不行,一个孩子能做成什么大事。事实上无论大臣还是崇祯皇帝自己,南迁是很想的。但就是死要面子,想让大臣们说出来,逃脱所谓的历史罪责。最后的结果也是很可笑,商议对策就是下了一道“入京勤王”的圣旨。

南迁梦彻底成为了泡影

如果说之前崇祯皇帝还有机会南迁的话,保定失陷后,南迁梦成为了泡影。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却是铺天盖地。为此,李明睿再次力劝崇祯皇帝南迁。崇祯皇帝还是走之前的套路,召集大臣商议,希望大家奏请他南迁。大臣们还是一如既往,不发言语。保定失陷的消息来临后,南迁道路被阻断,崇祯皇帝是彻底失望了。成为泡影的南迁梦让崇祯皇帝呆如木鸡似的潸然泪下。

历史像预料的那样,公元1644年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再也无路可逃无路可退,就这样在煤山自缢身亡。所以说,不是大明崇祯皇帝宁死不南迁,是最后根本没有了南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