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曹丕文不如曹植 武不如曹彰 曹操为什么却传位于曹丕?曹植比曹丕差在哪里?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次子,公元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在才华上面,虽然曹植和曹丕都是顶级才子,但曹丕要逊色曹植很多,这也让爱好文学的曹操,一度有了立曹植为世子的心思,但为何曹操会改变主意,让各方面都不突出的曹丕做了世子?

曹操,小名阿瞒,人称曹老板,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以少胜多击溃袁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吕布、韩遂,乌桓、鲜卑等北方势力,在曹老板面前不堪一击,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南匈奴,也臣服于曹操。十余年时间,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放眼天下,无人能与之抗衡,仿佛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天有不测风云,曹操满怀信心起兵伐吴,几乎倾巢而出,亲自率领几十万精锐,东吴人心惶惶,孙权甚至想直接投降。

大都督周瑜力排众议,认为曹军虽然数量上占优势,但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曹军在天时、地利方面均处于劣势,胜负未可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刘两家为抵御曹军,果断结成联盟,并在周瑜的指挥下大破曹军,曹操统一天下的愿望破灭。

自从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尽管曹操的实力最强,却难以吞掉孙刘。公元220年,六十五岁的曹操去世,留下些许遗憾,同时也为子孙奠定了基业。曹操活着时,已是东汉大丞相,且被封为魏王,汉室江山名存实亡,大权皆被曹氏掌控。

耐人寻味的是,曹操至死都没称帝,虽然他有称帝的绝对实力,或许他根本没有想过篡位自立,始终以汉臣自居,就像《短歌行》里写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梦想是做周公那样的名臣。曹操戎马一生,除了偶尔头疼之外,身体素质过硬,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长子曹昂英年早逝,况且曹昂乃庶出,即使活着,未必能继承大统。三子曹彰勇猛善战,立下赫赫战功,攻城掠地身先士卒,却有勇无谋,曹操从未考虑过让他接班。曹冲聪明过人,三国著名神童,曹操甚爱之,曾公然当着群臣的面表示,日后打算让曹冲接班。

只可惜,天性仁厚、聪明绝顶的曹冲,十二岁就因病夭折了,曹操在寻找继承人的道路上望眼欲穿。在剩下的儿子里面,曹丕和曹植最优秀,在选谁接班的问题上,曹操犹豫不决,大臣们也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曹丕,一派拥护曹植,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曾停息。

最终,曹老板在临死前做出决定,把王位传位于曹丕,曹植在争斗继承权的战斗中失败了。客观来说,曹操非常欣赏曹植,认为曹植的才华更胜一筹,文章写得出神入化,但他为何却把王位传给曹丕,而非曹植?

一是曹植自己作死,让曹丕渔翁得利。

曹植确实很有才,但纵观历史上的那些才子皇帝李煜、宋徽宗等,都不具备国治之才,曹植和他们很像,书生气息太浓,不合适做皇帝,和曹丕交往的也多是文人才子,做的事也是喝酒吟诗作对等。喝酒不算坏事,但自古以来昏君大多都有贪酒好色的毛病,因为君主整天醉醺醺的,会耽误国事。

曹植就在喝酒之事上摔了一个跟头。襄樊之战时,曹仁关羽围困,形势很危机,曹操想让曹植去带兵去救曹仁,好建立些功劳,增加自己的威望,将来接自己的班。这时候,曹操还是比较青睐曹植的,但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无法接诏。曹操看到这一幕后,终于明白曹植难堪大任,就不再青睐他了。

曹植在政治上也比较稚嫩,缺少长远眼光,他的朋友多是杨修这类难堪大任的文人,很少与钟繇陈群这类重臣交往。还有,曹植有一次在皇帝举行大典的禁道到上驾车疾驰,这是违反祖制的,即使曹操本人也不会做出这种违背君臣之礼的事,但曹植却不顾及。事后,曹植不但因为此事受到了曹操的责备,还得罪了荀彧这些汉臣,可见曹植在政治上比较稚嫩,不适合做国君。

二是曹丕是实际上的嫡长子,理应由他继承皇位。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但长子曹昂战死后,曹丕就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按照自古有之的规矩,曹丕就是曹操的接班人。曹操曾关于立世子之事,询问过重臣贾诩,贾诩说他想起了曹操的老朋友刘表和袁绍。他本意是提醒曹操,这两人都是立幼不立长,最后导致了兄弟内斗,被曹操趁机灭掉的,所以贾诩的目的是劝说曹操立长子曹丕。

曹丕被立为世子后,有人向他的母亲卞夫人祝贺,卞夫人只是淡定的说道,曹丕能当上世子,只因为他是长子,并不为此事感到多么开心。可见曹丕的这个长子身份,确实给他帮了大忙。

三是曹丕策略得当,才能出众。曹丕虽然文采上不如曹植,但在治国才能上要强曹植很多,他和曹操很像,城府很深,也足够奸诈狡猾,做事方面也是兢兢业业,也没有曹丕持才傲物,爱喝酒误事的坏毛病。

曹丕在与大臣交往方面,表现得很谦恭,很少与大臣结怨,与大臣都能够友好相处,即使对一些人心存不满,如曹洪曾不借给他钱,这让曹丕怀恨在心,但曹丕从未表现出来,这使得他在群臣中有着较好的口碑。再加上曹丕有着较好的大局掌控能力和治政能力,所以曹操选择曹丕做接班人是合适的。

曹植比曹丕差在哪里?

第一点,曹丕年龄占据优势,嫡长子的身份是加分项

他和曹植都是卞夫人所生,但曹丕比曹植大五岁,从身份上来说,曹植属于嫡长子。古代帝王考虑继承人时,基本都遵从“立长不立贤”的原则,否则大臣们都不愿意,比如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聪明伶俐的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群臣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

曹丕作为嫡长子,这是铁定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朝廷之上,桓阶、吴质、贾诩等重臣,皆站在曹丕这边;私下里,谋略过人的司马懿替曹丕出谋划策。正当曹操徘徊不决时,贾诩对他说了一句话:“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贾诩的意思是,袁绍、刘表之所以输掉,是因为他们不立长而立幼的结果。

第二点,曹植才华横溢,却不够狠,不足以胜任王位

清代文学家王士祯曾说:“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这是对曹植文学造诣的肯定,唯有李白、苏轼可以与他相提并论,其他人只能仰视。谢灵运更是直接评价:“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论文采,曹植高出哥哥曹丕很多,一首《洛神赋》成千古绝唱。

不可否认,曹植是百年难遇的文学家,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写诗作赋信手拈来,驾驭群臣、治理天下的能力欠缺。反观曹丕,会隐藏内心想法,喜怒不形于色,在司马懿的影响下,养成心狠手辣的性格,据说为了得到王位,不惜害死弟弟曹冲。俗话说,心不狠站不稳,对于地王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曹操把王位传给曹植,以曹植的手腕,很难压制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曹魏江山或许提前落入司马氏之手,几百年后,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才华过人者,未必能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