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提起廉颇 就能想到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这句话 真实的廉颇是什么样子?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少有的杰出将领,一生大小数百战,几乎百战百胜。他是战国后期赵国军事上的顶梁柱,主要生活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这五十多年间他带领的军队屡败列国,令敌人闻风丧胆,成为赵国的保护神。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给赵国立下丰功伟绩,廉颇也是战国时期四大将领之一,看看廉颇的一生,赵惠文王时候,廉颇十分善于打仗,赵惠文王十分喜欢和重用,封他最高的官,。而廉颇也是很给面子,立下了无数战功,还阻碍了秦国侵犯,为了国家做出了不小奉献。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人就是蔺相如也同样为赵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孝成王的时候。赵惠文王死以后,赵孝成王成为赵国的国君,在这个时间里赵国和秦国因为抢夺上党发生了巨大得战争,廉颇领兵出战。

因为廉颇处在危险的地方,这一场战争也是不好打,经过几次战斗都失败了。赵孝成王想有战功,就派赵括前去接替廉颇,赵括只是嘴上说说,没有打仗的经验。赵军没能胜利,经过这次战争次让赵国的兵力大减。赵悼襄王的时候。赵悼襄王登基以后,因为听了郭开的谎言,廉颇被罢了官,廉颇一气之下就投靠了魏国,结果魏国的君主对廉颇也是不信任,不想用他,在八卦时候,赵王让人打听廉颇的情况,想再次用他。但是回去却说廉颇老了,以后都不能带兵打仗,从此赵王真的没有在用廉颇。

楚国的国王知道廉颇在魏国,也派人把他接楚国,廉颇担任楚国的大将,最后也没做成什么,因为心里还想这赵国。最后病死在了楚国。廉颇是赵国有名的将领,为赵国做了巨大的贡献。在司马迁《史记》一书中,写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负荆请罪更是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蔺相如的隐忍在外人看来或许显得十分胆小,以为是他是害怕廉颇。再以后蔺相如说到,自己之所以这么做不想破坏了赵国的安稳,对国家利益才能忍让廉颇的,廉颇知道以后,感觉得自己做错了,接着就背着荆条上门去请罪。

从此二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为人坦荡、直率,才是廉颇的特点。还有,廉颇也是个爱国之人。廉颇出生的时候,赵国的可以说是很聪明的国王,赵武灵王死了,赵惠文王还不如以前的国王,赵国的实力不如从前,况且赵国的当时处境并很好,秦国在他的西边,而秦国经过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奋斗下,在慢慢的起来,秦国马上成为西方最大的大国,东方的大国是齐国领先。秦国攻打赵国是必需的,赵国可是不好对付的,秦国想要东边的地区,赵国一定是秦国的第一个消灭的对象。

最终秦国用所有的兵力攻打赵国的,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就给了廉颇。廉颇的重任可是非常的大肩负着国家命运,看着如此强大的秦国,他并没有慌张,还和以前一样,冷静应战,每次都能击退了秦军的进攻之势。他还对战况进行了仔细分析,想秦兵定会因为长途跋涉路途遥远,会使他们的战斗力下降,本身赵国的力量比不上秦国,但是赵军的军队也不能小看。在这个情况下,廉颇用速战速决的方法,战胜了秦国的队伍,在这场战争以后,廉颇也被每个国家所认识。

廉颇是一个可悲可怜历史人物,他一生打仗无数,没有死在敌人手中,却被的小人打到了,从此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看着自己的国家战事众多可什么忙也帮不上。明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家出力,却不能亲自上阵,只能远远的唉声叹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出自辛弃疾的作词,辛弃疾借大将廉颇的事迹来表现了自己虽然年龄打猎,但是壮心还是有的,还是有国报效的心情。赵王不还不年老的廉颇有领兵打仗,他当时考察一个人身体好与坏就是看他能不能吃。

如果能吃坏的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就问使者廉颇吃饭怎么样,使者感觉廉颇还能不能继续上阵打仗。廉颇最后还是没能得到很好的重用,也使得他的事迹带有悲伤的情感。现在“廉颇老矣”多被人用来感叹一个人已经老了,风光没有了。

关于廉颇的生卒年月和家庭出身,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信息。史书上对廉颇第一次的记载是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这个地方。凭着这个战功廉颇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廉颇算是功成名就,然而此时蔺相如只是宦者令缪贤家的一个普通门客,可见两人身份之悬殊。

然而这之后没多久赵国就成了蔺相如的舞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蔺相如凭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功劳也被封为上卿,而且地位一下子窜到了廉颇之上。想想这事搁谁身上都会不服气的,毕竟廉颇的地位是他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而蔺相如的上卿只是动动嘴皮子的功夫,至少在廉颇看来是这样的。随后就发生了负荆请罪的故事。从此赵国将相和睦,一致对外。

廉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在随后的五年里,廉颇三战三捷,接连战败齐国和魏国。廉颇俨然是赵国武将之首。公元前260年,赵国爆发了一场大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廉颇当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只是廉颇被动防守,引来了赵王不满,再加上白起的离间计,廉颇被赵括替换掉了。最终赵国战败,要不是楚国和魏国的救援,赵国险些灭亡。

公元前254年,长平之战五年后,燕国想捡便宜便发兵攻打赵国。廉颇再次被启用,给了燕军一个迎头痛击,干掉了燕军的主将。赵王很高兴,封廉颇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这个时候廉颇的权利值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公元前248年,廉颇又率军攻克魏国繁阳。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廉颇受到两代赵王的重用,已经很不容易了。等到赵孝成王死,赵悼襄王即位后,廉颇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赵悼襄王派自己的亲信乐乘来接替廉颇的位子,廉颇并不是个好脾气,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和蔺相如闹矛盾,大怒之下的廉颇挥军攻打乐乘,打的乐乘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廉颇因此得罪了赵悼襄王,也不敢留在赵国,于是逃亡到了魏国。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244年。

廉颇在魏都大梁住了很久,一直得不到魏国重用。而另一方面此时赵国面对秦国的进攻连连失利,赵王无奈之下想重新启用廉颇,便派人来大梁探望廉颇。廉颇也想重上战场,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显示自己的武力。只可惜这个使者受了廉颇仇家的收买,回头回复赵王了一句经典名言“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如此,廉颇失去了返回赵国的机会。再后来廉颇被楚国挖走,到楚国当了将军,只是没有战功,最终死在了寿春。

下面我们算一下三个时间段:

1.从廉颇被封为上卿(公元前283年)到逃亡魏国(公元前244年)有多久?39年,约为40年,这已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毕竟人的一生有几个40年!

2.廉颇在魏国住了多久?

这个史书上没有明确的年份,就连当时的赵王是哪个赵王都不清楚。不过可以大概推测一个时间,因为“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而赵悼襄王时多是对外用兵,直到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秦国大举进攻赵国。想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大约发生在这之后。那么此时距离廉颇初次登场已经47年以上了。

3.廉颇什么时候死的?

同样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只是说廉颇死于寿春。那么可以推测此时楚国应该没灭亡。公元前225年秦国发动灭楚战争,此时楚军中没有提到廉颇,大概廉颇已经死了。这一年距离廉颇登场58年。廉颇在魏国时尚可披甲上马,吃十斤肉,在楚国还能做将军。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假定“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故事发生时廉颇七十岁,那么廉颇被封上卿时候只有23岁!

当然公元前236年这个年份纯属个人猜测,算不得准。如果从廉颇逃亡大梁那年开始算呢,假设当时廉颇七十,那么廉颇当上卿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左右。也就是说廉颇被封上卿时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岁,负荆请罪也一样。当时绝对不是什么老将军。因此负荆请罪应该是这样的。

廉颇,一个少年得志的英才,他自然眼高于顶,他骄傲不可一世。怎容得蔺相如一个耍嘴皮子的书生爬到他的头上?他负荆请罪是他真心感受到了蔺相如的厉害之处,能让他佩服,所以他才负荆请罪。三十多年后,一个叫乐乘的人想凭借大王的宠幸就取代他的位置?骄傲的廉颇怎么能够忍受?所以他暴打了乐乘,当然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不管结局如何,廉颇一生大小无数战斗,除了长平之战面对秦国吃过亏,他攻齐、破燕、败魏再无败绩,不愧战国四大名将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