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楚庄王三年不飞 一飞冲天 饮马黄河 问鼎中原 楚庄王称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最终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没错,这个骄奢淫逸、夜夜笙歌的君主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没学过表演的楚庄王像模像样地演了三年昏君,在苏从进谏后,卸下粉墨,解散乐队,整顿内宫,正式登上春秋政治舞台,开始了他真正的表演 。

楚庄王决定首先向周王示威,于是以讨伐陆浑戎为由,陈兵周境。周朝当时已经是弱不禁风,吓得尿急的周定王赶忙派大夫王孙满去楚营劳军。楚庄王对王孙满说:“昔年大禹将华夏分九州,铸九鼎,此九鼎夏商周世代相传,现存于周都,不知道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你是否能带我去见识一下呢?”

九鼎是国家最高权利的象征。王孙满知道楚庄王的意思:周王能有九鼎,我楚王就不能有吗?王孙满对庄王说:“若其有德,鼎虽小亦重;如其无德,虽大犹轻。鼎未可问也!”王孙满的道德绑架果然凑效。楚庄王也觉得目前楚国确实还不具备一统中原的实力,所以对他的无礼之问做出了诚恳的道歉,同时请求王孙满转达他对周王的问候和敬意。

楚庄王的“觉醒”引起了楚国贵族权臣的恐慌,特别是若敖氏家族。若敖家族是和庄王没有出“五服”的王族,世代辅王。楚庄王前五代之中就有十一人做了令尹,其中也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但是后来若敖家族依仗着位高权重,就有点飘了,甚至到了只手遮天、逾越君权的程度。

楚庄王早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决心将其铲除。楚庄王北上讨伐一个弱得不能再弱的陆浑戎,向周王示威是目的之一,也许真正的目的是让若敖家族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留守国内的若敖族成员—令尹斗越椒乘庄王北上,发动叛乱。庄王回师平叛,斗越椒死于楚国神箭手养由基箭下。庄王尽灭若敖氏家族,也让其他王族成员彻底领会到了什么叫“韬光养晦”。但楚庄王不是嗜杀的暴君,甚至还有几分菩萨心肠。就连孔子在看到他灭了陈国又让其复国的史载时,都由衷的感叹:“贤哉楚王!”

平定斗越椒叛乱后,楚庄王大爽。有一天隆重举办“太平宴”,大宴群臣。宴会上,突然一阵大风吹灭了所有灯盏,有一个人乘黑摸了宠姬姜氏一把。姜氏悄悄对楚王说:“刚才有人吃我豆腐,我扯断了他的冠缨,大王只要挨个察看,就能找出这个人。”

庄王不仅没有追查,反而叫大家卸冠畅饮。后来楚庄王在伐郑的一次战斗中,面临危险,幸有一偏将拼死保护方才脱身。楚王对此偏将说:“寡人并没有施恩与你,你怎么要这么拼命保护我呢?”那个偏将回答说:“我就是‘太平宴’上的那个罪人,大王留了我的性命,我只是舍身图报而已。”

庄王不禁由衷地感叹:“看来一个人平时积点阴德,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后来,楚庄王任用被司马迁称为“天下第一循吏”的孙叔敖为令尹,楚国因此大治。

楚庄王搞定了国内,觉得羽翼已经丰满,于是决定北上中原挑事,一雪“城濮之耻”。晋楚争当老大多年,可害惨了夹在中间的宋、郑、陈、蔡等小弟们。宋国、郑国也曾是有头有脸的老牌诸侯国。郑庄公、宋襄公都曾在春秋初期蹦跶过一阵子,但到了晋楚南北争霸,基本上就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属于“挨打就喊哥,有奶便是娘”的那种情况了。

楚国不好直接向晋国宣战,于是楚庄王先是北上灭了陈国,接着又攻打依附晋国的郑国。小弟受人欺负,老大义不容辞地前来帮忙。于是晋楚争霸的第二战“邲之战”打响了。“邲之战”,晋军大败。在晋军败退过程中,楚庄王下令不要追击,说:“城濮失利,贻羞社稷,此战已雪前耻,晋楚终将议和,何必多杀。”

“止戈为武”是楚庄王的战争观,也是春秋时期的战争观。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和谐欢快的一幕:晋军在逃跑的路上,战车陷在泥泞之中,晋军士兵泥人一样没鼻子没脸地推着车,楚国的追兵赶到,站在一旁嘻嘻哈哈地看着热闹。“兄弟,你们倒是跑啊!”“兄弟,不好意思,车轱辘坏了。”

楚军帮忙修好了车,晋军跳上车继续逃跑,边跑还不忘记挽回一点面子:“我们很少打败仗,还是你们楚国人逃跑的经验丰富。兄弟们,谢谢了,来日再战,后会有期!”

楚庄王打败了晋国,乘胜又去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说:“楚军来势凶猛,我们暂且避其锋芒,你们自己先抵挡一阵再说。”楚国围宋数月而不攻,晋国也不敢出兵相救,最后宋国只好投降。紧邻宋国的鲁国见势不妙,马上和楚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齐国也遣使和楚国通好。

至此,楚庄王横扫中原,饮马黄河,一时间风头两无,尽管他没有像齐桓公那样得到周王的认可,但却是春秋以来最有含金量的“霸主”。

楚庄王称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楚国的先天优势

楚国从西周算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楚国被王翦灭国。楚国建国八百年,不同于其他诸侯国。其他诸侯国都是由周天子分封而来,他们本身就是姬姓诸侯或者周王室的功臣。楚国在周朝一直被称为荆蛮,甚至在许多史书上称楚为荆国。

楚国的建国是当年楚国祖先熊绎一路披荆斩棘才从周天子讨来的爵位。楚国一开始只是一个子爵,属于最低的爵位。跟他同等爵位的是邾国,如果没有什么印象给大家提个醒。这个国家就是当初在宋襄公下面当小弟的国家,属于鲁国的附庸国。当初三家分晋时候,三位诸侯也只是子爵,可见楚国的地位。

虽然起点低,但是楚国向来尚武。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楚国已经成为中原一大威胁,所以周天子才大封江汉流域诸侯。而周昭王也因为征伐楚国才失去了“成周八师”。尚武的楚国,在进入春秋时期已经是南方的一个庞然大物。

在向周天子讨要爵位不得后,自己称为王。这就是楚武王,楚国称王而没有被攻伐可见楚国之威。而前几代楚王的主要目标也是吞并江汉流域的姬姓国,所以楚国一直有东周贪食蛇的美誉。

到了楚成王时代,楚国开始争霸中原,但是城濮之战被晋国击败。楚国进军中原的努力失败。之后,楚国的国策依然是继续吞并小国。到了楚庄王父亲楚穆王的时候,楚国开始了向南发展的策略。到了楚庄王时期,在几代楚王的不停努力下楚国军力称雄中南。虽然还有国内势力的掣肘,只要统合内部力量楚国将无比强大。

外部环境已变

楚国没有称霸中原,不是国势不强,而是生不逢时。之前西周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天下共主地位楚国没有进取中原的空间。而之后,齐桓公晋文公相继称霸。在晋文公之后,晋成公又任用春秋大军事家,一代名将先轸打破秦国,保持晋国的霸主地位。

可以说,之前的楚国不能称霸真的只是对手太强。而这次却不同,晋国陷入外姓卿士的内斗中,赵氏孤儿案就是个例证。虽然晋景公不是昏君,但是朝堂的互相倾轧在不停地消耗着晋国的国力。在之后的战争中,这左右的晋国的成败。所以,楚国如果能一鸣惊人正当时。

楚庄王的能力

楚庄王的能力,这才是楚庄王能够称霸的原因。只是端正态度,并不能称霸。而空有国力也做不到击败强大的晋国。国力再强,也会像他的后世子孙楚怀王一样成为笑柄。

而楚庄王就是一个拥有楚国强盛国力,拥有中原霸主衰弱而自身能力又强的契机。说到楚庄王能力强,有什么证据呢?肯定有,我们一一道来。

首先就是稳定内政。楚庄王继位之后,贵族内部斗争相当尖锐。之后楚庄王通过平定公子仪和公子燮的叛乱以及亲自讨伐若敖氏来稳定国内政局。若敖氏在楚国一直有战神的称号,这对楚国是一个削弱,但是“扬外必先安内”虽然被蒋先生玩坏了,这句话还是相当正确的。

稳定了国内的楚庄王开始发展经济,毕竟打仗就是在打经济。没有好的国力作为支撑,想称霸中原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楚国大政治家令尹孙叔敖上位,孙叔敖是楚国杰出的政治人物。在孙叔敖的辅佐下,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连楚国的敌人晋国都叹为观止。当时在晋国大臣士会就曾说,楚国政通人和,不能与其交战。

光会用人,只是君王的一大本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本事就是有胸怀。有一个故事就足够说明了楚庄王的胸怀。在一次宴会中,一阵风吹过蜡烛熄灭。此时有一位将军就摸了在跳舞的嫔妃,嫔妃灵机一动抓下了那个将军的缨带。

如果换做一般君主,看到有人对自己的嫔妃有想法早就暴跳如雷了。而楚庄王没有,要求所有人摘下缨带后点燃蜡烛继续喝酒。之后这位将军为楚庄王出生入死,才知道这个就是当年摸了嫔妃的人。有胸怀,是一个君主最该有的气魄。我们看春秋五霸,包括宋襄公也是高风亮节。

楚庄王正确的外交策略

会用人,杀伐果决平定内乱而后又有楚国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楚国称霸,还差最后一点就是外交。外交在春秋战国最为重要。强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也要遵从这个规律。而楚国的外交也相当得到,利用中原各个诸侯国常年的积怨。

第一个就是与秦国结盟。当年的秦国和晋国可是有秦晋之好的典故,可是自从先轸发动的崤之战后,秦晋连表面的和谐也已经撕破。秦晋常年的战争,虽然秦国未能压倒晋国,但怨恨已深。而楚庄王利用这个策略,联合秦国使得晋国不敢全力南下。

第二个就是联合齐国。由于齐国被晋国击败,所以齐国为了报仇也长期联合楚国。正是有了东西两个大国牵制晋国,所以在邲之战之后楚国之所以依然能够维持霸主地位直到楚庄王去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大国的存在。

楚庄王称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称霸是楚国几代人努力奠定的基础。而楚庄王将这个事业推向了巅峰。最好的佐证就是邲之战。这一场战役,说是楚庄王交给历代楚王最满意的答卷并不为过。

因为,楚庄王之前几次进取中原都被晋景公挡住了,这一次我们可以看出。楚国,上下一心,在楚庄王统御下悍不畏死。而晋国,由于多年内部几个外姓的倾轧,怨恨加深,政令不通。最后表现在军事上的,就是晋军不听将令招致失败,楚国君臣一心制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