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那一年腊八节,身为岳父的他献给了小皇帝一杯毒酒

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可能会成就一个人,也可能会毁灭一个人,如果将对权力的渴望化作自己的动力,必将造就一个人才,但是如果被权利诱惑导致失去自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王莽是个对政治高度热衷,对权力极为亲和,对皇位觊觎已久的野心家。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兼皇太后。靠着这层关系,王莽以外戚身份参与政治。汉哀帝时,皇权集中,王政君和王莽一度失势。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汉哀帝病死,王政君迅速复活,随即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立汉元帝的庶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刘衎皇帝,是为汉平帝,以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这一年,刘衎九岁。刘衎年幼,无治国能力,故“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莽”,刘衎不过一傀儡。

王莽掌权后,便正式开始谋划篡位。为此,他排斥异己,培植党羽,重用亲信,迷惑太后,同时也多方为自己“定策安宗庙”宣扬造势。元始元年(1年)正月,在王莽的授意下,“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赐号安汉公”,王莽故意谦虚推辞了几次,这才“被迫”接受了“安汉公”的名号。

为了进一步获取民心,博取声望,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内,王莽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封赏,减少赋税,安置灾民,恩泽天下,他自己也率先垂范,艰苦朴素,而且做出了大义灭亲、奉公忘私的感人壮举,一时间,百官颂扬王莽的奏章铺天盖地,王莽也渐渐成为臣民心目中能够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元始三年(3年)春,十二岁的刘衎开始充实后宫,王莽的女儿毫无争议地入选,并于次年(4年)二月被册封为皇后。成了刘衎的岳父后,王莽的地位和声望更高,到了夏天刘衎“加安汉公号曰‘宰衡’”。宰衡是个新生名号,商周时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是当时的无冕之王,故王莽别出心裁,合二为一,用以自尊。这样一来,王莽位居上公,地位在众诸侯王之上。

刘衎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对王莽擅权产生了不满和怨恨,二人之间将来必起冲突。再者,皇后王氏虽然是王莽的亲生女儿,但言行上明显偏向于刘衎,这是王莽不愿看到的。元始五年(5年)五月,刘衎违心地赐王莽“九锡”,不久王莽又授意群臣联名上奏,“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建议王莽代替皇帝全面主政,这个要求很过分,毕竟此时的刘衎“春秋益壮”,已经十四岁了,按说可以亲政了。对群臣的奏请,刘衎虽然批准,但心里对王莽有了强烈怨恨,“怨不悦”。

如何解决掉刘衎,如何取而代之,王莽琢磨了很长时间。当年(5年)十二月,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当然,那时没有“腊八节”这个称谓,而是称作“腊日”(南朝萧梁时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这一天普天同庆,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届时,刘衎必定出面祭祀,王莽也就选择了这个日子下手。

据《汉书·平帝纪》载,“冬十二月丙午(十六日),帝崩于未央宫”,没有说明刘衎的死因。《资治通鉴》载,“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司马光言之凿凿,说“腊日”那天,王莽献给了刘衎一杯毒酒,刘衎喝后立即犯病,而且很严重,过了几天就驾崩了。期间,王莽还假惺惺地为刘衎祷告过,但刘衎捂着肚子哀号了几天后最终死于非命。

为了篡权,王莽可谓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毁灭女儿的幸福。在狼子野心的政治家眼里,亲情不值一钱。刘衎死后,王皇后守寡,王莽立汉宣帝玄孙刘婴为太子,号为“孺子”,王莽代摄帝位,尊女儿王氏为皇太后。没过几年,王莽便正式篡权,于初始元年(8年) 建立新朝,降刘婴为定安公,女儿王氏改称定安公太后,又改称黄皇室主,最后投火自焚。王莽的新朝,只延续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