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为什么中国长城全球闻名震惊世界?这就是你不知道的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除了互相征战,北方的诸侯国还必须要面对匈奴的袭扰,因此各个国家纷纷修筑长城,以抵抗匈奴。

在中国北方郊野蜿蜒着的这条两万公里长的土石巨龙,承载了一段如同它自身一般绵长蜿蜒的伟大历史。

长城一开始是许多段的夯土墙,由春秋时期各诸侯分别建造,由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和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青藏高原和太平洋便成为了东西两边的天然屏障。但是北方的山脉依然难以抵挡蒙古,突厥以及匈奴的入侵。为了抵御这些外敌,秦始皇对前人留下的一段段土墙进行了扩建,连接或者巩固已有的土墙。这些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墙体,开始被统称为万里长城。为了完成修建,秦始皇征募了许多士兵与徭役,其中不少是被被逼应役的。据秦代史料记载,数以十万计的劳役当中,有许多是强行被征募的农民,还有服刑的罪犯。

到了汉代,长城还在变长,长度达到了5955公里,从敦煌一直横跨到渤海。直到汉武帝时期,徭役仍在继续。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长城成为了困难的代名词。根据当时的诗歌和传闻,徭役们的尸体被就近埋在乱葬岗,或者甚至就埋在了城墙里。虽然长城里头并没有发现尸体,但墓坑确实表明有无数的劳役因事故、饥饿、力竭而死。长城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并是不无敌的。

13世纪蒙古入侵时,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忽必烈都曾登顶长城。明朝于1368年取得统治权之后,开始用就地窑制的砖石材料加固长城。这条平均7米高,6米宽,长8851公里的城墙由烽火台分段,一旦发现进攻迹象,便用一个个烽火台传烟火信号,直到援军抵达。垛口上的小开口叫做射洞,方便弓箭手隔墙向敌人放箭。墙体的大开口叫擂石孔,顾名思义用来滚放擂石等武器。

但改进了的新长城,还是救不了明朝,1644年,来自北方的满洲大军,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清王朝,并吞并了蒙古。至此,中国第二次,由曾被长城拦截在外的民族所统治。随着国家的疆域扩展到了长城以北,这座北方壁垒也就失去了军事意义。没有了定期修缮,长城渐渐没落在尘土中。夯土散落风化,砖石也被掠去,成为建筑材料。但长城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在二战时期,中国军队用长城的一部分来抵御日本侵略。时至今日,还有传言说长城的某些区段被用于军事训练。

但是现在长城的主要用途在于文化方面,长城这个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建筑之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遗产称号。原本建来抵挡外人的长城,如今却每年都会迎来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游客。实际上,游客的大量流入,使长城受到了破坏,于是中国政府启动了保护长城的倡议。长城还经常号称是在太空中唯一可见的人造建筑。然而,事实上并不尽然,在近地轨道上,桥、高速公路、机场等多种建筑都能被看到,可是长城却很难看得出来,更别提从月亮上能不能看到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更应该从地面上研究它。因为每隔几年,新的长城段落还在陆续地被发现,从主体部分延伸到各处,不断书写着这座人类历史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