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有哪些富可敌国的商人
盘点:古代有哪些富可敌国的商人?下面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范蠡
范蠡别名陶朱公。他辅助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终于攻灭宿敌吴国。大功告成之时,范蠡急流勇退,辞官而去。他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他在海边耕作,不久就积累了不少资财。范蠡早年曾师从计然,研习理财之道。这次再操经商之业,自然驾轻就熟。他每日买贱卖贵,与时逐利,不久又成了富翁。范蠡年老时生意愈做愈大,这时,有个叫顿的人听说范蠡经商有法,就拜他为师,后来经商致富,家产丰厚。顿发迹于猗,人称猗顿,后人说起富豪就称为“陶朱、猗顿之富”,实有视范蠡为生意人的老祖宗之意。范蠡的经商之道,一是掌握好供求关系;二是掌握好物价贵贱的幅度;三是加快资金的周转率。
汉灵帝
为了体验一下市井生活的乐趣,汉灵帝曾脱下皇袍,亲自扮一回商贩。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卖官鬻爵成风,财政入不敷出,汉灵帝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需求,想出一条妙计,在后宫设立店肆,与商人争利,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寻欢乐。灵帝让宫女们贩卖其间,莺声燕语,好不热闹。有时他也穿起商人的服装,亲自参与,看着囊中白花花的银子,心里就乐透了。
明武宗
明代京城中原本有不少的官店(即官方经营的店铺),热爱经商的武宗却把其中一些占为己有,由亲信太监出面管理,人称“皇店”。兴致来了,武宗就戴着瓜皮小帽,一身商人打扮,来到宝和、宝延等几家皇店中,亲自做买卖人。他和前来买东西的“顾客”讨价还价,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还煞有介事地让“市正”(市场管理人员)来当裁判。市正就把双方请到“廊下家”喝酒解劝,所谓“廊下家”其实就是宦官们开设的酒店。宦官们为了讨好皇帝,争相献呈市面上的杂耍卖艺、斗鸡走狗之类的新奇玩意。一班人马喝醉了就在店里安歇,至于朝堂大事,却早已是抛在了九霄云外。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元末明初时期江南的首富。据记载,沈万三曾经是一名海商,他将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大量运往海外,因而积累了万贯家财。当时因资金匮乏,导致正在修筑都城城墙的进展缓慢,皇帝朱元璋召见沈万三,沈万三于是主动献上白金千锭,黄金百斤,表示愿意协助修筑城墙的三分之一。两边的工程同时进行,结果沈万三不仅先朝廷三天完工,还提出代为犒赏三军。朱元璋接到奏折后勃然大怒,幸亏马皇后苦苦相劝,这才改将沈万三全家流放到云南,家产充公,但后来沈万三仍没能逃过一死。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落魄潦倒的王有龄。胡雪岩资助王有龄进北京去求取功名。后来,王有龄中举当官因感念胡雪岩之恩助他发展,胡雪岩很快积累了大笔财富。之后胡雪岩又转投左宗棠门下,他利用亦官亦商的身份,开始和洋人做生意。后又因为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朝廷下谕赏胡雪岩二品官衔,顶戴红珊瑚,赐穿黄马褂,还可在紫禁城骑马。他因此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亏耗了大量资金,导致胡雪岩各地商号先后倒闭,宣告破产。接着,清廷又下令将他革职查抄。从此,家财散尽的胡雪岩在寂寞中度过余生。
- 上一篇:揭秘秦始皇陵墓打开时间
- 下一篇:赵子龙忠肝义胆有勇有谋,为什么离开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