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 清廷国库到底有多穷
清代原由户部理财,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组部院各衙门,将户部更名为度支部,列衔于户部之上,其原掌管的民政事划归民政部,主管官为度支大臣,另有左、右侍郎和左右丞、左右参议;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莞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等十司与金银库。
度支大臣载泽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立即派荫昌率兵南下。打仗无疑是一项烧钱的事业。因此,出发前荫昌先去拜会度支大臣载泽。八月二十六日(1911年10月17日),荫昌在给下属的《关于拟借外债充军费饬军需司手谕》中说:
“臣昨晤度支大臣载,叙及财用艰窘情形,知部库仅存现银数百万。现在出征军费,需用方钜,正拟向外国银行借款,尚不知能否办到。……此次军务恐非旦夕所能蒇事,即用款亦恐非千余万不可。”
荫昌
从这份手谕中我们得知,清廷国库大约还有几百万两存银。对比雍正、乾隆时期大清国库存银四五千万两,此时的大清国可以说是够穷的了。
根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宣统二年,度支部奏试办宣统三年预算,全年收入约白银2.97亿两,支出约为白银3.4亿两,财政赤字4400多万两。根据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度支部最后上奏的宣统四年全国预算表册,全国财政赤字4300多万两。
宣统皇帝
武昌起义之后,各地以增兵防剿为理由,纷纷向中央要钱,但度支部给予的答复,不是“库款奇绌,万难筹拨”,就是“应俟息借洋款交到后,再由(臣)部酌量匀拨”。如九月初九日,江西巡抚冯汝骙请拨百万新币,朝廷答复说“库款奇绌,势难再拨,著由该省设法筹措”(《大清宣统政纪》之六二·五二);九月初十日,面对朱家宝请拨50万两的请求,度支部回答说:“应俟息借洋款交到后,再由(臣)部酌量匀拨,以资接济。”
对朱家宝请拨50万两的请求,度支部期望借洋款后酌量匀拨,可见此时的大清是多么的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