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大清王朝风云人物之——传奇“皇帝”摄政王多尔衮的悲惨人生

爱新觉罗·多尔衮(公元1612-1650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代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因屡建功勋16岁而获“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明机警”)之号,成为正白旗旗主(与兄阿济格分别持有正白旗15个牛录,阿济格年长为旗主,因阿济格代多铎说亲,被废旗主,多尔衮继而成为正白旗旗主)。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第二年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爵。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于太庙。

大家对多尔衮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话说多尔衮和顺治的母亲孝庄从小亲梅竹马,皇太极横刀夺爱,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孝庄违背伦理又重续前缘,这件事没有丝毫历史根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历史上真正的多尔衮生前发生的一些大事,从而真正了解一下多尔衮

首先说说多尔衮对大清王朝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认为,没有多尔衮不可能会有大清王朝。努尔哈赤的时候叫后金,清太宗皇太极上位后立国号为大清,之后多尔衮保着顺治皇帝入关,夺了天下。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十四弟,十六岁的多尔衮就征战沙场,战场上,他是一位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的主,因为当时大清的军队和明朝打仗,明朝当时从海外进口了红衣大炮。威力巨大,对只有盔甲护身的清兵来说就是死神,唯独多尔衮偏偏逆流而上,你越是武器厉害,越往上冲,虽然多尔衮是高级将领,但他比谁冲的都猛,三军将士一看主帅都冲上去了,自然个个不要命,所以多尔衮对当时的攻城略地,鼓舞士气立了汗马功劳。而且发生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皇太极当时执政之时,曾派多尔衮攻打蒙古的一个部落——察哈尔部落,这个部落是蒙古部落,元朝政权被灭之后传国玉玺失踪,最终就落在了这个察哈尔部落手里,多尔衮当时带领大军把察哈尔部落剿灭之后,就寻到了这传国玉玺,封建社会一直都有“得此玉玺者得天下”,当时的多尔衮没动心,毫不犹豫的将传国玉玺交给了皇太极,从而皇太极才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所以说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清

再来说说多尔衮是如何扶持的顺治登基,是顺治的母后违背伦理换来的吗?皇太极当了皇帝,没有那个命,死的很突然,在沈阳行宫暴毙,就是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就死了,也没留下什么遗言,诏书。这对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大清是件大事——由谁继位?这个时候,继承皇位,有俩个最有力的竞争者,头一个就是多尔衮,为什么?他又不是皇太极的儿子。因为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多尔衮就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正房,就是俗话说的大老婆,正式封福晋的老婆,封建社会有正房偏房之分,偏房生的孩子和正房的都不是一个档次。所以这个时候的多尔衮还立下这么多的汗马功劳,最后还被封为睿亲王,是四大亲王之一,王字辈的佼佼者。另外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
这个豪格与多尔衮名义上是叔侄关系,其实豪格的年龄比多尔衮还大三岁,豪格勇武好战,也不得了,立了不少大功,也在四大亲王序列里,叫肃亲王,可以说除了名义上的礼数,他和多尔衮是平起平坐 。而当时的顺治皇帝福临当时才6岁,根本没有竞争皇位的资质,多尔衮和豪格为了皇位争的是头破血流,八旗军队都有分裂之象,谁也不服谁。到最后没法子了,满族族长出面调解来了,搞了个临时民主会议,就是有资格的功臣,皇亲国戚都来参加,各抒己见。当时分为三派,以阿济格 多铎(多尔衮的哥哥和弟弟)为首支持多尔衮继位,以努尔哈赤的二儿子,礼亲王代善(多尔衮二哥)为首支持豪格继位,这代善的投票是非常有力度的,多尔衮处于下风,代善的理由就是子承父位,天经地义,他绝对有资格训斥多尔衮。第三派就是保留意见,不发表,不支持,看热闹。在这个情形下,多尔衮和豪格谁也不敢再主动说我该当这个皇帝,不然必遭群起攻之。豪格为了挤压多尔衮,主动提出我不参与竞争皇位了,其实豪格本意是以退为进,认为我乃名正言顺接班,你多尔衮挡道,我不干了,我看你怎么舔着脸接皇位。多尔衮当时又提出来新议案,本来皇位理由哥哥的儿子接替,可豪格不干了,只能从众皇子里再挑一个,我支持福临继位,虽然年纪小,可天资聪颖,必成大器。这一下可把豪格坑了,众人没什么说的了,福临也是儿子,也是名正言顺,你豪格也不当了,多尔衮也不争了,这是最好的结局,到最后就这么的,福临顺利登基,成为顺治皇帝。

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多尔衮为什么要扶持福临继位,多尔衮和福临的母亲有没有违背伦理道德?首先咱们先说一下福临的母亲——庄太妃(孝庄),野史记载,孝庄美丽动人,国色天香,和多尔衮青梅竹,皇太极横刀夺爱,连顺治都是多尔衮的孩子。这里,小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绝对不是事实,无论哪本正史都有详细记载,孝庄是政治联姻的产物,长相并不出众,现代话叫大众脸,要不是孝庄生有一子,恐怕皇太极都不记得孝庄是谁,但是大玉儿孝庄是后宫中最聪明的一位,善于心计,是她在民主选举之前,背地里找到多尔衮说:你继承皇位名不正言不顺,与其最后拥戴豪格,不如扶持我的儿子福临,他还小,什么事还都是你说了算。多尔衮这一听,这绝对是个以退为进的好计,就记下了,在争夺皇位不成之后才拥戴了福临登基。至于多尔衮和孝庄有没有私情,正史里没有一本记载过,不过大家以常理分析,多尔衮什么地位?孝庄什么地位?孝庄本人张的并不好看,多尔衮什么样的找不到?非要冒着千古骂名跟孝庄违背伦理道德?那么有人就会质疑,如果他俩没私情,后来多尔衮大权在握,也没豪格什么事了,他为什么不取而代之?这里其实很有意思,首先要说明一点,多尔衮是有个很忠心大清的好臣子,当初他完全有实力武力争夺皇位,可他没这么做,从现存史料不难看出,多尔衮当时的想法是爱新觉罗氏刚刚打下天下,这个时候武力争夺皇位,对爱新觉罗来说必大伤元气,他考虑的是爱新觉罗,是大清天下,所以本质来说多尔衮绝对算的上忠臣。

最后说说多尔衮与顺治的关系,史料多处记载,多尔衮在顺治登基之后,如何帮助顺治当个好皇帝,如何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如何读书,可谓是尽心尽责。那多尔衮是不是想等顺治亲政的时候把皇位交给他呢?这点小编也不好说,因为史料关于这点没有任何记载,顺治13岁的时候,也就是顺治七年,多尔衮死了,多尔衮一死,顺治才亲政。顺治亲政之后对多尔衮真的不错,加封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请大家注意,这就是为什么说大清朝有十三帝(这点史学界也有争议)。如果历史到这里对多尔衮结束了,多尔衮也算的上功成名就,没有篡位,虽然是死后封了皇帝,但是历史也算他一位。可是没过多久,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满朝文武很多对多尔衮不满的,纷纷上书弹劾多尔衮,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顺治全部准奏了,先是把多尔衮的封号免了,开出宗籍,府邸查抄,多尔衮后人的爵位废了,最后还把多尔衮的陵寝挖开,尸体拉出来——鞭尸!为什么顺治忽然间有这么大的转变?用现在的话分析就是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在作怪,因为当年多尔衮管顺治管的太严了,怎么当皇帝,我说什么你就得听,怎么管朝政,我说了算,你只有学的份,就连顺治在宫里的行为都受多尔衮管束,所以顺治从小对多尔衮就害怕,也是敢怒不敢言。顺治当时下旨鞭尸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件事由后人看来,就是个小孩的做法,不理智,纯报复心理,这就是典型的青少年叛逆。包括现在很多家长管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小孩也是恨家长,恨老师,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成长过程的真正意义,所以家长教育孩子是个很大的难题,没那么容易,管的太严不行,不管更不行。就这样,一代风云人物—多尔衮落了个死后被鞭尸的悲惨结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于太庙! 喜欢加关注哦!